到開封旅游不深入了解他的歷史就體會不到它的厚重,開封歷史悠久,文化積淀非常深厚,流傳于民間的開封童謠,足以窺見其深厚積淀與歷史底蘊,“開封城,城鑼城,地下埋有幾座城:開封城摞城,龍亭宮摞宮,潘楊湖底深藏幾座宮”。
漫步在開封街頭,你絕對猜測不到腳下泥土里埋藏了多少城池官邸。開封這座古城有太多的陳跡可供尋覓,有太多的故事可傳說,有太多的的遺跡可憑吊。
開封古稱“汴梁”,有2750余年的歷史,戰國時期的魏,五代后期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北宋和金共七個王朝在此建都,故稱七朝古都。北宋時期開封為宋朝國都168年,歷經九代帝王,人口150余萬,是一座歷史宏大、富麗堂皇、繁榮盛世的都城。
開封享有“七朝都會、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開封現有文化保護單位263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國家AAAAA級景區1個,國家AAAA級景區7個。最為著名的旅游歷史文化旅游景點包括,清明上河園、大相國寺、開封府、龍亭、鐵塔、中國翰園、包公祠、天波楊府、延慶觀等,還有中國四大歷史名鎮之一“朱仙鎮”。開封水域廣闊,有“包公湖”、“龍亭湖”、“鐵塔湖”、“黃汴河”等,走在開封的古街沿線到處可見曲折蜿蜒的湖岸和清悠的湖面,頓有不是江南水鄉勝似江南水鄉的意境,河湖面積達170公頃,占整個老城區面積的1/4,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北方水城。菊花是開封市花,開封栽培菊花歷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已馳名全國,開封的人民幾乎家家都有養菊、賞菊的傳統。菊花秉性高雅、生命力頑強,這也正象征了開封人民堅毅,奮發進取的精神寫照。
開封著名旅游景點:
“清明上河園”,位于開封城西北,東與龍亭風景區毗鄰,是以北宋畫家張擇瑞的名畫《清明上河圖》為藍本而建的大型宋代民俗風情主題公園,是國家AAAAA級國家旅游景區,主要建有城門樓、虹橋、汴河、食街、當鋪、碼頭、船舫等,集中展現了民間游藝、雜耍、盤鼓、斗雞等風情,再現了宋代京城的繁華盛世。
“大相國寺”位于開封市中心,是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宋天保六年(555年),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紀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賜名大相國寺。現為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的格局,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點。
“開封府”位于開封包公東湖北岸,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被譽為“天下首府”,史料記載,北宋開封府共有183任府尹,尤以“包龍圖打坐開封府”而名揚中外。
“龍亭風景區”是著名的六朝皇宮遺址所在地,龍亭大殿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亭內供奉皇帝萬歲牌位,俗稱“龍亭”。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中國翰園”是中國最大的民辦碑林,是一座集詩書畫印之大成的大型文化藝術寶庫,是中國最具魅力的文化藝術園林,多國元首曾造訪“中國翰園”并給予高度評價,是一座非凡的AAAA級景區。
“鐵塔”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塔高55.63米,八角十三層,是中國第一個用琉璃搭建而成的古塔,因外觀的顏色似是鐵的顏色,故名鐵塔。塔身修長,塔磚溝槽相連,嚴密合縫,磚面似以飛天,佛像、樂伎等數十種圖案,栩栩如生,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AAAA級景區。
“包公祠”位于開封城西南包公湖畔,歷史上著名清官包拯在北宋時期曾任開封府尹,一生為官清廉,不畏權貴,執法如山,其功德為國人所傳頌,“包公祠”后人為紀念其清廉賢明而興建的祠堂。是河南省十佳著名旅游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
“天波楊府”是北宋抗遼名將楊業的官邸,位于開封城西北天波門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楊府,因楊家世代忠良,宋太宗趙光義親筆御書“天波楊府”匾額,以示對楊家的敬仰。
“延慶觀”堪稱中原第一道觀,與北京的“白云觀”、四川的“常道觀”并稱為我國的三大名觀,是為了紀念道教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而興建的道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朱仙鎮”是中國四大歷史名鎮之一,是中國木版年畫之鄉,鎮內現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朱仙鎮清真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岳飛廟、關帝廟、古城遺址,還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朱仙鎮木版年畫。朱仙鎮的岳飛廟始建于明成化14年(公元1478年)。
開封兩大重要旅游節會:
菊花節:開封市在每年金秋的10月18日到11月18日舉辦一次菊花花會,如今已成為全市規模最大的旅游文化節慶活動。
大宋年文化旅游節:為進一步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開封市委市政府每年在春節及元宵節期間都會為中外旅客和市民奉獻一組豐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宋文化民俗活動, 活動期間將舉辦大宋民俗文化、民間文化、廟會文化、燈會文化、美食名吃匯展等系列活動,以豐富開封市民及游客的節日氣氛。
總之,不到開封你絕對體會不到它的厚重,在春暖花開的季節,不如親眼去看看、親自去體會開封的美。七朝古都, 北方水城,菊花之鄉,最美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