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歷史傳說 >> 傳說賞析 >> 瀏覽洛陽

二十四孝之王祥臥冰:千古孝行感天地

2012/4/19 11:18:54 點擊數: 【字體:


二十四孝之王祥臥冰:千古孝行感天地
 明朝嘉靖年間所立“晉元公王祥臥冰處”碑。 

二十四孝之王祥臥冰:千古孝行感天地
修復的孝友祠。  

        
    在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有一個孝友村,這里是我國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王祥的故里。王祥臥冰求鯉的孝順故事流傳1700多年來,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臨沂人。  
       
    近日,民間文學《王祥臥冰》系列故事入選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弘揚傳統美德,春節即將到來之際,記者來到王祥故里,探訪王祥遺跡,感受王祥孝順遺風,讓古老的故事在新時代奏出和諧樂章。  
       
    探訪孝友村
  

    王家亭是王祥第52世后裔,研究孝文化多年,著有《孝悌動天》一書,他帶領記者來到孝友村。孝友村共有3000人,95%以上為王姓。孝友村沿河而建,這條河名叫“孝河”,“臥冰求鯉”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條河里。記者來到“孝河”時,河上結了冰,凝然不動,“孝河凝冰”是瑯琊八景之一,想當初王祥坦胸俯臥冰面時,那冰要比今天的冰厚得多吧。三九嚴寒,終能孝感天地,河中雙鯉自躍而出,成就王祥一世孝名,而瑯琊王氏也成為晉時的名門望族。   
        
    在“孝河”蓮池邊的小亭下,明朝嘉靖年間所立“晉元公王祥臥冰處”碑依然聳立。這塊碑也曾被毀壞,在修復孝友祠時,有關人士在附近搜集碎石并謹慎整理,石碑恢復了原狀。據孝友村的村民介紹,“孝河”的藕也是出了名的,老城三寶中“孝河藕”即為其一。傳說那藕有九個眼,比平常的多了一眼,這個眼就是孝眼。此藕口味爽脆甘甜,比起南方運過來的白蓮藕和本地的旱蓮藕,自有一種不同的風味。王祥的后裔在河邊建起了仿古的“孝園”,王祥雕塑懷抱一條大鯉魚,在“孝園”里安家落戶。  

    孝友祠也在“孝園”內,此地乃王氏家族世代居住之所。與其他一些古建筑有著相同的命運,孝友祠也因戰亂、“文革”以及千年風雨的侵蝕而遭到破壞。能夠證明此地為王祥故里的物件,僅有那幾方斷裂的古石碑。幾年前,王氏后裔及其他人士捐資,對孝友祠做了一定程度的修復。  
      
    王祥故事  

    王祥生于公元185年,卒于269年,字休徵,西晉瑯琊臨沂人。先后任縣令、大司農、司空、太尉、太保等職。68歲的王孝俊是王祥的第50世后裔,也是孝友祠的負責人,自幼會講王祥的故事。王孝俊告訴記者,以《王祥臥冰》為中心事件的王祥孝行故事主要分為“勸孝戒惡”和“仁者愛人”兩方面。既有教人向善方面的內容,也有教人愛心方面的內容。坐在孝友河邊,他給我們講述了王祥臥冰的故事。  
         
    王祥早年喪母,后娘朱氏待他不好。王祥生性至孝,無論父母怎么對他,他待父母仍一如既往地恭敬孝順,精心侍候。二老有病,他守候床前,煎的湯藥端去時自己先嘗嘗是否燙嘴。家里有棵萘樹結了果,后娘讓他好好看護,他從來不出差錯。有回刮大風下暴雨,王祥渾身淋得透濕,抱住樹不讓搖晃,生怕果子落了母親心疼。一年冬天,朱氏生病,想吃鮮魚。當時正值隆冬,所有河流湖泊都結了厚厚的冰,到哪兒去弄鮮魚呀?王祥不顧寒冷,毅然來到河邊,脫去外衣,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融化那堅硬厚實的冰塊。他身下的冰漸漸融化了,自己卻凍得麻木不堪。這時,出現了奇跡:只聽“撲撲”兩聲響,冰面自動裂開了一條縫,蹦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王祥捉住鯉魚,趕緊回家,給后娘做了一頓鮮美可口的鯉魚湯。  

    王祥不僅孝名遠揚,他在事業上也大獲成就,這些在史書上均有記載。王祥做官期間,勤于職守,德高望重。他與其弟王覽,一個以“孝”著稱,一個以“悌”名顯,成為“孝友”之家。  
       
    歷代帝王特別是魏、晉至南北朝期間,雖然社會動亂,政權交替,但都倡導“以孝治天下”。在儒家道德倫理觀念和道德標準修養中,“孝”作為一種歷代沿襲的傳統美德,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有對父母的孝親美德,才能忠于國家。作為一種倫理道德規范或者傳統美德,上行下效,歷代相傳,嚴格說起來,肇始發軔于孔子,而在理念上弘揚光大者并且進行躬身實踐之,則要數王祥了。  
        
    以民間文學形式流傳千年  

    根據考證,王祥的父親王融去世時,王祥只有十幾歲,其孝行是在其父去世后更顯突出,影響也逐漸擴大。在當時的情況下,傳播的主要渠道只能由民間口頭一傳十,十傳百,先本村后外村地傳播。在語言上,由于是民間口頭傳播,始終以通俗白話及臨沂方言講故事,使男女老少易解,親切感人。由于時代的局限性,加之當時“天人合一”盛行,在流傳中,逐漸加入了神話色彩。盡管如此,它卻形成一種詼諧幽默、風趣活潑、生動形象的語言風格,增強了勸孝戒惡的作用,使之真正成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文學形式。以“臥冰求鯉”為中心事件的王祥孝行故事內容,幾乎全都是人們所關心的養老、敬老等傳統倫理道德問題。它以旺盛頑強的生命力流傳開來,至今已在社會上流傳了1700余年。  
       
    對現代人的影響  

    王孝俊說,王祥的遺風很深,孝友村民風純樸,村里人都特別孝順,出了很多現代“王祥”,王孝敬就是其中一個。他的親母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去世,不久后父親也去世了,從小和后母相依為命。他從小每天都為后母端洗臉水洗腳水,形成了習慣,到現在他已經50多歲,母親也82歲了,這個習慣依然沒變。孝道還直接影響到他的為人,他個人捐資十幾萬為村里修了一條一公里的水泥路。2004年,他還捐助了一個同村的貧困學生上大學。  
      
    像王孝敬這樣的孝子,在孝友村比比皆是。王孝俊說,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村民們都不約而同的到祠堂去拜祭。清明前后,很多外姓人也來祭祀王祥,有的甚至帶著孩子來接受教育。他和王家亭等王祥后裔經常應學校邀請去給孩子們講王祥的故事。王家亭說,中國現在正在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社會保障制度和體系尚未完善,絕大多數老人仍靠子女晚輩贍養,提倡孝道尊敬老人仍然是個現實問題。弘揚孝文化,對于家庭團結、鄰里和睦、人際關系、代際關系親密、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原標題:王祥臥冰:千古孝行感天地) 

  


來源:齊魯晚報       2007/1/23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