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洛陽工藝 >> 工藝賞析 >> 瀏覽洛陽

郭愛和:探尋洛陽三彩中的創新與超越

2012/8/15 17:41:57 點擊數: 【字體:

 
    記者:郭大師,你好,您作為洛陽天旗工藝有限責任公司的總設計師和負責人,請您簡單的給我們介紹貴公司的成長與發展歷程。
   
    郭愛和:洛陽天旗工藝有限責任公司創立于1986年,一直致力于“洛陽三彩”的研究和三彩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公司目前有一批優秀的三彩工藝技師和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其中設計團隊中有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4名,高級設計人員15名,高級技術人員60人,工廠一線工人45人。公司目前已成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洛陽師范學院等國內多所高等院校學生參觀交流實習創作基地。
   
    在繼承“洛陽三彩”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洛陽天旗努力創新研制“三彩藝”平面三彩釉畫新工藝,共創作大型壁畫一百多幅,壁飾、壁掛上上千幅,大型室內外環境工程“壁畫”《國之中城之源》等60多幅。
   
    從1987年成功設計燒制出第一幅“三彩藝”大型壁畫《求知育人》,到1998年制作燒制出世界最長的“三彩藝”壁畫《法界源流圖》,2007年創作出世界做大的“三彩藝”壁畫《風和日麗》,2008年代表中國出席了世界手工藝大會和國際陶藝大會,作品《鳥巢》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學會第43屆國際陶藝大會金獎,并入選《中國工藝美術大展》,直到2010年設計燒制完成上海世博會最大的工藝品“三彩藝”壁畫《國之中城之源》,“三彩藝”作品《唐韻》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世界杰出手工藝品徽章”,洛陽天旗工藝有限責任公司創作的“三彩藝”品牌洛陽三彩釉畫工藝品榮獲了多項國內外大獎。
   
    公司目前在洛陽下設中國洛陽三彩藝術館、三彩藝旗艦店、三彩藝專賣店。洛陽首批私人博物館“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也正在籌建中,明年4月揭牌。其中中國洛陽三彩藝術館,由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評委、河南工藝美術大師評委、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河南常務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洛陽天旗工藝有限責任公司總設計師郭愛和在2005年創立。
   
    藝術館位于古都洛陽麗景門歷史文化古街,由洛陽三彩藝術研究中心、洛陽三彩設計制作中心和洛陽三彩藝術展廳組成,集洛陽三彩藝術的研究、制作、展示、銷售于一身。
 
     “洛陽三彩藝術研究中心”聚集了一批歷史、文化、陶瓷工藝技術方面的專家學者,專門從事三彩藝術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的戰略性研究和理論、學術方面的探討,對三彩工藝的創新進行開拓型的探索,并不斷參加各種類型的研討會,接待同行和相關行業的專家、學者進行學術上的交流。
 
    “洛陽三彩藝術研究制作中心”由一批經驗豐富、理念先進的專業設計人員、職業管理人員和技術嫻熟的制作人員組成,專門從事三彩藝術品的設計和制作。國際國內三彩獲獎作品和2010上海世博會河南主題壁畫均在這里制作完成,同時,也培養了一批優秀的三彩工藝技師和省級工藝美術大師,這里又是國內多所美術院校和洛陽師院學生的實習、考察、創作基地。
     
    “洛陽三彩藝術展廳”是三彩藝術欣賞和傳播、銷售中心,這里既展銷大眾喜聞樂見的三彩工藝品,也有被文化部定為國禮贈送各國使節的上品,還有被中國工藝美術館、中華民族藝術珍品館永久收藏的珍品。一些作品從這里出口至美國、加拿大、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傳播洛陽三彩藝術于世界各地。
      
    記者:
在舉世矚目的2010上海世博會上,只要參觀過河南館的人,一定不會忘記館內懸掛的長25.8米,高3.3米的巨幅精美三彩壁畫。它的名字叫《國之中,城之源》,其艷麗的色彩、磅礴的氣勢、獨具中原文化底蘊的畫面,讓人不由自主地駐足觀賞,甚至有人開出1000萬的高價希望世博會結束后收藏此壁畫。當初您創作這幅作品的靈感來源是什么?
   
    郭愛和:
作品長25.85米,高3.32米,畫面由2516個單元構成,在制作工藝上采用洛陽三彩平面釉畫工藝,熔融滲化,晶瑩剔透,并首次將鈞瓷、汝瓷、青銅、玉雕等多種材質的工藝元素融于“三彩壁畫”中。其創意以“中國之中、城市之源、文明之根、中原崛起”為主題,以高度凝練的藝術語言,詮釋了作為中華文明搖籃的中原文化的歷史滄桑與現代輝煌,氣勢宏大,典雅厚重。作品用“洛陽三彩”作為畫面主體背景工藝,施用釉色色彩艷麗、流光四溢。立線、白描、寫意等傳統三彩工藝手段被最大限度的利用,相鄰工藝領域的表現手段在此被成功的嫁接,是對傳統工藝的傳承和發展。
   
    該作品作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河南館主題壁畫。榮獲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舉辦“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獎賽“金獎”和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和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舉辦的“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記者:您是“三彩藝”——三彩釉畫創始人,創作的作品不計其數。您將傳統的唐三彩藝術發展成三彩藝文化,是一個飛躍。“洛陽三彩”與傳統的“三彩”工藝有何不同?它的獨特魅力在哪?
   
    郭愛和:藝術的強大生命力在于不斷地創新和超越,洛陽三彩的發展史就是艱苦卓絕的創新史,這種創新既有量變的積累,也有質變的飛躍。由立體造型向平板的變換使傳統陶塑變為平面釉面,突破了藝術品空間規模的限制,可根據主題的需要而無限擴展和揮灑;極大地豐富了創作者的藝術語匯,便于充分表達自己的藝術感悟,也正是基于此,我在洛陽三彩傳統工藝基礎上將傳統的三彩特點和當代的藝術相結合,形成了現在的新三彩:三彩釉畫。
   
    三彩釉畫是“洛陽三彩”發展到今天的代表,是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以現代科技手段,采用獨特的施釉和燒制技術創造出的平面陶瓷藝術品。“三彩藝”的色彩從古老“三彩”的幾種顏色研制出發色穩定的大紅、湖藍、檸檬黃等色系和幾百種豐富的色彩,可以在平面瓷板上表現出各種題材和藝術手法,是一個象油畫、國畫一樣全新的藝術畫種,給陶瓷藝術家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間來創作個性化的作品,既可雕造出玲瓏剔透的小巧之作,又可塑造出樸拙豪放別具一格的絕品,也可利用釉色的流動燒制出不可復制的窯變精品。
   
    三彩釉畫工藝是在素燒過的陶坯上施釉二次燒制而成精陶制品,分為設計、選坯、過稿、立線、上釉、燒制等幾項工序。三彩釉畫的設計,以釉色和線飾為主,遵循色彩對比的純度和冷暖色調相互依存的原則,飽滿而不擁擠。畫面形象的主體部分用立線勾勒,次要及背景部分以釉色的交融去襯托主體。標色時,首先要掌握色調的整體和諧,其次要求色彩的豐富變化。所以,掌握釉色流動系數和燒成變化的經驗,對設計至關重要。
   
    記者:
您開創了多種工藝表現手法融入三彩壁畫的先河。對于三彩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您有什么獨特的看法?
   
    郭愛和:
三彩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一方面,要堅持傳統三彩工藝、文化的精髓,將三彩藝術的精華延傳保留;二是要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做好再創作和創新,包括表現體裁和呈現形式的創新,因為這點正符合當今現代工藝美術所追求的“在傳統基礎上的在創作”的理念;三是希望政府能夠加大對傳統工藝美術的投入,因為在“十二五”計劃中指出,要將文化產業轉變為支柱產業,而洛陽三彩正是中原大地、河洛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工藝,而且在中國工藝美術歷史上有一定自己的歷史地位,因此洛陽三彩應該是河洛文化流域中最具分量也最具可挖掘性的文化產業。
記者:25年來,您致力于“洛陽三彩”藝術的探索、研究和創新,設計的“三彩藝”作品被國務院外交部指定為“國務禮品”;1998年,您燒制成功世界最長的三彩壁畫《法界源流圖》,鑲嵌在珠海“四大佛山”景區,之后您又憑借《梯田》、《中國人》、《河洛遺珠》、《五彩鳥巢》等作品相繼斬獲國內國際的大獎,您是如何看待這些榮譽?
   
    郭愛和:這些榮譽的獲得說明大家再次認可了我們的“洛陽三彩”,也是對與我25年來在“洛陽三彩”藝術領域的探索、研究和創新的肯定。
   
    但是得獎了、受表彰、獲得榮譽是美麗的,高興是自然的事情。但凡美麗總會過去,鮮花開得再艷麗總會有枯萎的時候。這一點,我們一定要很理智、很清醒。我總覺得,生活之中真正值得驕傲的不應該只屬于過去,屬于現在,更屬于未來!榮譽的取得固然值得欣慰,受到鼓舞。可是,榮譽是暫時的,不是一輩子的,如果值得驕傲和自豪也只能是暫時的,它不能也不應該成為自己炫耀的資本,應該要成為我們的一個新的起點、一種新的動力!將榮譽清空,將心態歸零,留下一份自信,不斷挑戰人生!
   
    記者:您今后作品的創作風格會有什么變化和新的探索嗎?
   
    郭愛和:
過去我們在傳統立體三彩陶塑的工藝基礎上創作了平面的洛陽三彩釉畫,今后我會在目前平面三彩釉畫技藝、技法的基礎上,融入浮雕元素,也會結合當代陶塑藝術與時尚,再次向立體方面探索,同時會將多種工藝融入到洛陽三彩的工藝之中。大型壁畫將會和環境藝術和城市建筑相結合,小型題材的會同日用工藝品相結合,與生活接軌、時尚接軌。另外,充分利用洛陽三彩燒成溫度低的優勢,低碳節能減排,使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
   
    記者:
您入圍了2011瓷博會“十大杰出陶瓷人物”候選,請問您是如何看待此次活動的?
      
    郭愛和:
這次活動規?涨,能在瓷博會中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陶藝家,向他們學習先進的技術與設計理念,我們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這里的。這次入圍是我個人陶瓷生涯的一個新起點,也使大家對洛陽三彩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驹瓨祟}:郭愛和:探尋洛陽三彩中的創新與超越】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江網 作者:熊堃 2011-09-2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兔袼拙W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