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洛陽工藝 >> 工藝賞析 >> 瀏覽洛陽

三彩天王俑:驅邪鎮墓 俑中珍品

2013/7/10 17:28:38 點擊數: 【字體:

三彩天王俑:驅邪鎮墓 俑中珍品

    文物名稱:三彩天王俑

  文物年代:唐代

  出土時間:1981年

  出土地點:龍門安菩墓

  作為古印度佛教的護法神,四大天王自漢代傳入中國后逐步被漢化。唐朝時,天王俑成為隨葬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成對隨葬,多置于墓門兩側,起鎮墓驅邪的作用。

  面目猙獰體龐大

  頭戴鷹盔,身著戰袍,外套鎧甲,一手握拳,一手叉腰,足踏臥牛,豎眉鼓眼,怒目而視……在洛陽博物館二樓唐三彩展廳里,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兩尊面目猙獰、體態健碩的三彩天王俑。

  它們通高超過1米,給人以兇神惡煞、氣勢逼人之感。洛陽博物館副館長高西省介紹,這兩尊天王俑于1981年出土于年龍門安菩墓,形體高大,釉色艷麗,造型生動,是眾多出土三彩天王俑中獨具匠心的珍品。

  洛陽是唐三彩的故鄉,在洛陽博物館展廳中,體態雍容的貴婦、文質彬彬的文官、充滿異域風情的駱駝……考古發掘出土的唐三彩精品數不勝數。“三彩器盛行于唐代,有歷史的必然性。”高西省說,歷經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之后,大唐國力強盛,百業俱興,陶瓷工藝飛速發展,雕塑藝術水平漸入佳境。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厚葬之風盛行,唐三彩被作為冥器廣泛用于達官顯貴的葬禮。

  驅鬼辟邪護墓主

  時至今日,人們對于天王的形象并不陌生,從電視劇《西游記》和寺廟佛閣造像中均可窺見一斑。四大天王手中分別持寶劍、琵琶、傘、龍等物,象征風、調、雨、順,他們往往身穿甲胄,面容威嚴。

  漢代時,天王形象隨著佛教傳入中土,并逐步被漢化。在唐代,隨著厚葬之風興起,以往用于陪葬的武士俑逐漸為佛教里的天王形象所取代。高西省介紹,因為天王在佛教里的地位是護法神,一般都在寺院門前或佛像前左右的位置,在墓中放置天王俑,也是想發揮降魔伏妖、驅鬼辟邪、保護墓主安寧的作用。

  在我國,鎮墓文化源遠流長,鎮墓神物最早見于春秋戰國時期,后流行于魏晉至隋唐時期,五代以后逐步消失。鎮墓神物的種類也紛繁多樣,包括鎮墓獸、天王俑和武士俑等,材質最早為木、骨等,后期主要為陶器、石器和唐三彩等。(記者 白云飛 通訊員 孫海巖 文/圖)

  相關鏈接

  如何分清“四大天王”

  佛教中四大天王俗稱“四大金剛”,是東南西北的主要護法神,因手中所持法器的不同,分別被稱為“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象征風調雨順。

  其中,東方持國天王(職調)身著白色、持琵琶,因能護持國土、維護道場安寧而得名,專門守護東勝神洲;南方增長天王(職風)身著青色、持寶劍,因能使人增長善根而得名,專門守護南瞻部洲;西方廣目天王(職順)身著紅色、手持龍,因能用凈眼觀察婆娑世界而得名,專門守護西牛賀洲;北方多聞天王(職雨)身著綠色、手持傘,因福德聞名四面八方而得名,專門守護北俱盧洲。【原標題:三彩天王俑:驅邪鎮墓 俑中珍品】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洛陽網 2013-07-0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