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比喻男女暗中通情。
典源:《晉書·賈充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弱》載:晉韓壽美姿容,賈充辟為司空掾。充少女午見而悅之,使侍婢潛修音問,及期往宿,家中莫知,并盜西域異香贈壽。充僚屬聞壽有奇香,告于充。充乃考問女之左右,具以狀對。充秘其事,遂以女妻壽。
賈充(公元217年~公元282年),字公閭,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東北)人,是西晉的開國元勛。賈充的后妻郭槐生有兩個女兒,長女賈南風,相貌丑陋,但后來成為晉惠帝的皇后,是導致“八王之亂”的罪魁禍首。次女賈午,長得俊美無比。
青年時代的韓壽相貌堂堂,頗具才學,來到洛陽后投身于賈充門下做幕僚。賈充比較看好韓壽,宴請賓僚,常常讓其作陪。席間議論,韓壽總是口若懸河,對賈充的考查也是對答如流。沒想到,這竟引起了正值妙齡的賈午的注意和喜愛,時間長了,竟得了相思病。賈午的貼身婢女見小姐病情越來越重,于是冒險為他倆牽線搭橋。韓壽勁捷過人,夜半三更,就越墻來到賈午的閨房相會。
當時,西域進貢一種奇香,一沾人身就經久不散,皇帝只將它賜給賈充等極少數人用過。賈午偷得父親的一些奇香,送給了韓壽。這樣一來,幕府里的人就經常聞到韓壽身上有一股奇香,于是議論紛紛。賈充被驚動后,懷疑女兒與韓壽有私情,拷問賈午的左右侍者,果然如此。再問賈午,她態度堅決,非韓壽不嫁。賈充無奈,只得讓韓壽入贅賈家。韓壽與賈午的兒子,就是后來西晉著名文人集團“金谷二十四友”的幕后首領賈謐。
這段風流韻事,被后人津津樂道,“韓壽偷香”成為男女私會的代名詞,與“相如竊玉”、“張敞畫眉”、“沈約瘦腰”并稱為中國古代風流四事。
據有關史料記載,清代嘉慶年間,韓壽的墓表在一處古井中被發現。解放以前,韓壽墓表曾長期被收藏于洛陽千祥庵存古閣,現存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