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名人名家 >> 名人與河南 >> 瀏覽洛陽

許遠墓——“曠世烈夫”歸葬處忠貞美名傳千載

2014/2/13 10:58:39 點擊數: 【字體:

許遠墓——“曠世烈夫”歸葬處忠貞美名傳千載
許遠墓

        簡介 許遠墓坐落在偃師城關鎮西寺莊村以西。許遠是唐朝名將,安史之亂時城陷被害,史贊“曠世烈夫”。他的墓冢呈圓形,高約6.5米,面積約75平方米。墓冢前曾立有歷代祭祀碑10通,但多毀于社會動蕩中,現僅存1通。

  忠心李唐守睢陽

  許遠(公元709年~757年),字令威,杭州鹽官(今浙江海寧西南)人,安史之亂爆發時,為睢陽太守。洛陽被安祿山攻陷后,唐室官吏紛紛投降叛軍。在孤城無援的情況下,許遠堅守睢陽。

  說到守睢陽這件事,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主持大局的張巡。其實,當時的睢陽太守是許遠,為什么后世宣揚唐將守睢陽之功績時很少提到許遠呢?

  在這里,我們不妨先介紹一下張巡。真源(今鹿邑)令張巡,南陽鄧州人,精通軍事,當時守雍丘(今杞縣),屢次挫敗安史叛軍。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冬,張巡移駐寧陵,與許遠相見,兩人同心御敵。后來,安祿山部發動進攻,許遠與張巡聯合抗敵,取得了勝利。

  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殺了安祿山,率重兵攻睢陽。許遠和張巡共同守城作戰,二人率領將士連續奮戰16天,斬殺兩萬多人,叛軍大受挫折。

  許遠看到自己在用兵上不及張巡,便把一切軍事事宜委托給張巡,自己調度軍糧,負責接應工作。所以,后人說起守睢陽,往往會盛贊張巡,很少提到許遠。

  城破被俘葬偃師

  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唐軍在河南抵抗叛軍的力量已所剩無幾。雖多次遭叛軍圍攻,許遠和張巡仍堅決抵抗,以少勝多,大量殺傷敵人,但睢陽糧源斷絕,兵力不足,已是孤城。

  在情況危急時,許遠、張巡與將士同仇敵愾,他們堅貞的氣節,不僅感動了守城軍民,也感召了叛軍,向城內投誠的叛軍竟有200多人。

  同年冬,叛軍終于登城,在堅守經年、外援不至、兵糧俱盡的情況下,睢陽最終陷落。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寫到,許遠、張巡被俘后,慷慨罵賊,寧死不屈。張巡當即被害,許遠被囚于洛陽,死后葬于偃師。

  雙忠美名傳千載

  雖然最終城陷,許遠和張巡被害,但他們堅守睢陽一年,大量牽制消耗了敵人,使叛軍不能南進,保護了江淮地區。

  歐陽修在《新唐書》中贊許遠、張巡是“曠世烈夫”,對許、張守睢陽的意義作出了高度評價。許遠、張巡也因此英名千古長存。唐朝平叛后,追封許遠為忠義公、荊州大都督。見習記者 肖依斐 記者 申利超 實習生 孫曉茹 文/圖【原標題:許遠墓——“曠世烈夫”歸葬處忠貞美名傳千載】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洛陽日報 2011年9月22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