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仲勛,一位被毛澤東評價為“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lǐng)袖”。他曾兩次下放洛陽,與群眾打成一片,深入基層了解情況。在習仲勛誕辰100周年之際,記者來到他在洛陽曾經(jīng)工作生活過的地方,與他的鄰居和工友們,一起回憶習仲勛在洛陽的點點滴滴。
鄭州晚報記者 楊觀軍 路文兵 文/圖
洛陽報道
洛陽老人記憶中的習仲勛
10月22日~23日,記者穿行在洛陽澗西工業(yè)區(qū)的大街小巷,與曾跟習仲勛工作生活過的人們,一起回憶著他留在這里的點滴事跡。
這里密集著洛陽礦山機器廠(現(xiàn)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洛礦)和洛陽耐火材料廠(現(xiàn)中鋼集團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下稱洛耐)、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等洛陽老牌工業(yè)企業(yè)。
工廠周圍,一排排暗紅色的職工家屬樓鱗次櫛比,被這里的居民們按順序稱為1號街坊、2號街坊…街坊社區(qū)里住的大都是附近企業(yè)的在職或退休員工,當年習仲勛就跟廠里的工人們一同住在街坊里。
在這里,到處都能打聽到他的事跡。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在洛陽老工友、老街坊心中,習仲勛留下了哪些故事?
“習老每次跟人打招呼時都會哈哈一笑,見到組里的人都要握握手。那可是中央下來的大領(lǐng)導、副總理啊,一點架子都沒有。”張振起,習仲勛在洛礦時所在二金工東裝配跨組組長。
“我到習老家里給他理發(fā)時,家里就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個凳子,一個柜子和一口箱子,可以說有點簡陋,太樸素了。”丁宏如,上海理發(fā)店理發(fā)師,習仲勛在洛陽時經(jīng)常找他理發(fā)。
在洛礦、洛耐廠區(qū)及其職工街坊走訪的幾天里,接受采訪的人談的大都是關(guān)于習仲勛的日常生活瑣事。但就是這一點一滴的瑣碎細節(jié),讓這樣一位平易近人、深入群眾的偉人形象豐滿起來,正如毛澤東同志對習仲勛的評價:“一個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lǐng)袖”。
洛礦來了位喜歡下車間的“大領(lǐng)導”
1962年9月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上,習仲勛因 “《劉志丹》小說問題”,被康生誣陷為“反黨集團”并接受審查。《洛陽礦山機器廠廠志》記載:1965年12月,根據(jù)上級安排,時年52歲的國務院副總理兼秘書長習仲勛掛職下放,任洛礦副廠長。
習仲勛被安排在二金工東裝配跨組,組長張振起給他安排了一個安裝天車固定器的活兒。“組里每天都要開班前會,由組長分配工作。習廠長第一天到車間報道的時候,我知道他是副總理,在廠里又是副廠長,就說你不用來開班前會。他還是堅持跟組員們一起站著開完會,說不能搞特殊。”張振起回憶道。
“第一天下車間,他穿一件灰色呢子大衣。他看大家都穿著工作服干活,第二天他就換上工作服了。”
每個工作日早上,習仲勛都會準時出現(xiàn)在車間,與工人一起參加生產(chǎn)勞動,“一次都沒有遲到過”。除了自己手頭的活兒,他還經(jīng)常與車間工程師、技術(shù)員聊天,學習工業(yè)生產(chǎn)和管理知識,車間里的工友都親切地喊他“習廠長”。
來洛礦時,習仲勛沒有任何家屬相陪,日常就在廠職工零號食堂就餐。他經(jīng)常與就餐的工人們攀談、聊天,噓寒問暖,儼然一個在洛礦工作多年的“老師傅”。
“他很關(guān)心我們,我們組十幾個人,他挨家挨戶的都走訪過,拉拉家常,問問家里人的情況。當時他了解到我們組電工趙師傅家生活很困難,還拿出自己的工資來幫助趙師傅。他還經(jīng)常拿自己的工資補助廠里生活上有困難的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