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洛陽話:你毛搗誰哩
2014/5/19 11:28:3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同學從許昌來洛陽,跟我聊天時突然問:“你們說的毛搗是什么意思?”我也很驚訝,便上網搜索,發現在“毛搗”的詞條下,全是咱洛陽的事兒。去年有《洛陽“腹語達人”現場“毛搗”郭德綱》,前幾天《洛陽晚報》上又有《如果你沒笑 算我在毛搗》,可見這毛搗真的是咱洛陽人常用的詞兒。
毛搗就是開玩笑、調侃、開涮,就是逗你玩兒,有時也帶有騙人的意思,只是這騙沒有惡意,純粹為了逗樂。不過,逗樂有輕有重,毛搗也不能隨便用,能稱得上毛搗的,總要達到一定的幽默程度才行。無聊了逗小孩子玩兒,不能叫毛搗;沒事了耍貧嘴,說話沒輕沒重,也不能叫毛搗。
毛搗一定是講求效果的,這個效果多半是無傷大雅、帶有輕松搞笑成分的。比如在愚人節開開玩笑,一本正經地騙好友上當,引得大家哄笑;或是拿某人開涮,只為逗樂,這些才叫毛搗。
毛搗是一種小機智,也是一種小樂趣。會毛搗的人,話一出口,皆大歡喜,所有人都開心;不會毛搗的人,話一出口,輕則惹人惱,重則鬧翻臉,對方若回你一句:“你毛搗誰哩?”最終必定是不歡而散。可見,毛搗也要講究藝術和分寸。
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許多貶義詞被用在某些人身上、某些場合,能表達特別親近的感情。比如很多洛陽人用“死鬼湯兒”“憨子樣兒”稱呼最親近的人,雖然這些詞都不是什么好詞,表達的卻是最親熱的情感,甚至比說“親愛的”更讓對方覺得受用。
其實,這種現象也不難理解。自古以來,中國人的禮都是對外人和生人才用的,所謂熟不拘禮。或許,只有在最親近的人面前,我們才能放下架子、去掉偽裝,才敢這般沒大沒小,你毛搗我一句,我毛搗你一句,就這樣開著玩笑,逗著樂子,輕輕松松地過日子。(原標題:你毛搗誰哩)作者:姚智清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洛陽晚報(201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