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人夸別人,會說“這人真煊”,“煊”就是“好”的意思。一個“煊”字,是至高無上的贊譽。
夸人的這個“煊”字,表示名氣大、氣勢很盛,現在也在用,比如“煊赫一時”。說某人“真煊”,不僅是說這人“好”,還有一點兒仰視的意思。這話一出口,被夸的那個人周身仿佛有一道道光芒噴射出來。
也有人將這個“煊”字換成“暄”字。“暄”是日字旁,與陽光有關,意思是溫暖。萬物生長靠太陽,但太陽給人的感覺不總是愉快的,要分時候。晉國的趙衰和兒子趙盾同朝為臣,但為人和行事的風格截然不同。有人問晉國大夫:“趙衰、趙盾孰賢?”晉國大夫不直說,只用了個比喻:“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這話回答得極妙,冬天的陽光,人人喜愛,簡直就像雪中送炭,那種感覺就是“暄”。夏天的烈日卻顯得有些多余,人人厭惡。就像后來杜預注釋的那樣:“冬日可愛,夏日可畏。”所以前賢談為政時才會說,好的統治者應像冬日之陽,夏日之陰,則萬民至焉。
我個人更喜歡“暄”的另一種含義:方言,指松軟而有彈性。比如發面發得好,就叫“真暄”;曬過的棉被,膨松軟乎,那就叫“暄騰騰”。若用此來解釋夸人的那個“暄”,則最有形象感,說出這個字時,仿佛看著一個個剛出鍋的饅頭,慢慢地膨脹起來,軟軟的,香香的,那叫一個舒服。
其實,無論是名氣很大的“煊”,還是陽光和煦的“暄”,抑或是松軟的“暄”,都是一種令人舒服的感覺。洛陽人在夸一個人“很煊”時,是將所有美好的感覺都放在其中了。作者:姚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