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拿一個人打趣,聊意正濃,那人突然冒出一句:“說點兒旁啥!”結果大家不是哄堂大笑就是默然不語。這就是洛陽話的魅力。
“說點兒旁啥”是對現在所聊內容的不滿意,但這不滿意既不像普通話中的“別說了”“閉嘴”那么嚴厲,又不像普通話中“說點兒別的”那么輕飄。若是聊的話題讓人難堪,“說點兒旁啥”便帶著幾分慍怒;若是聊得無趣,“說點兒旁啥”便帶著幾分不快。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別人談興正濃,自己卻不愿多聊的場面,如果當面制止,就會鬧得不愉快,所以大部分人會選擇忍耐。而“說點兒旁啥”卻是一種輕松的修正,就像是將遠離目標的船拉回來一樣,既能達到制止的目的,又不失禮貌。
老師講禮儀課,特別是講到交談的禮儀時,都要提到“六不談”之說,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要問別人的隱私。但是,國人關注別人隱私的習慣亙古難變,初次見面,如果不問年齡、收入、婚姻、家庭等,似乎就無話可說了。
有一次,一個朋友去修鞋,用20分鐘時間便將修鞋師傅的情況問了個一清二楚,比如這個師傅結過幾次婚,有幾個孩子,夫妻關系如何,等等,真是會打聽。
有一次聚會時我遇到一男士,他知道我是老師后,瘋狂地追問我的收入,令我非常不快,但我還是彬彬有禮地回答他:“不高,還好。”現在想來,真不如笑著對他說:“咱們說點兒旁啥好嗎?”作者:姚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