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洛陽

老城街巷 校場街之二 洛陽山陜會館

2014/2/21 16:45:49 點擊數: 【字體:

老城街巷 校場街之二  洛陽山陜會館
照 壁
老城街巷 校場街之二  洛陽山陜會館
山 門

 上篇寫過校場街的北端和東段,今天我們走走這條街的西邊。

  街上有一截深紅色的圍墻,隔墻能看到里邊是翠綠的琉璃飛檐。這種別樣的建筑,應該是我們要尋的山陜會館,可在街里沒有找到大門,我們繞一圈才在九都東路171號找到會館的臨時大門。當我們叩門進去時,我們不禁被震住了。門外雖然不見了舟車輻輳、商幫結隊的繁華情景,但館內建筑規整、氣宇不凡。雖然經過整體結構的修復和部分建筑封護,但“修舊如舊”的方法,使古建筑保留了歲月的滄桑,但斑駁的立柱、殘缺的雕刻,依然抹不去它曾經有過的輝煌。

  山陜會館,始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間,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系當時山西、陜西兩地巨商大賈籌資修建,他們在此敘鄉誼,通商情,接官迎仕,祭神求財。館址占地面積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近5000平方米。新中國成立后, 山陜會館一直由洛陽市第七中學使用,1986年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歸洛陽市文物管理局管理,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跟隨李虹館長從會館的原大門開始參觀,此大門過去開向校場街,現已封堵。會館的地勢偏低,有斂財聚寶之意。它沒有正開的大門,只有東、西兩個儀門,所謂“天下廟門朝南開,唯獨會館不正南”。東西儀門中間有照壁,高約12米,寬13米,其中飾有黃綠釉面磚的 “二龍戲珠”及花卉、人物等,是豫西地區保存最完好的原始琉璃照壁。

  正對照壁的是山門,門的正上方刻著“河東夫子”四個字。這“河東夫子”指的是關公,關公是誠信之師,敬奉他代表商人要以誠信為本。

  山門后面是舞樓,樓上的屋脊都是琉璃構件,那二龍相戲的“珠”是蜘蛛,象征商路的四通八達;那條連接整個琉璃屋脊的繩子圖案,又有“繩繩相扣,代代相傳”的寓意;姿態各異的八仙,自然指商道上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還有白菜,意指“白來財”。

  庭院北面是拜殿,殿前西側有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重修碑記一通,月臺前有石獅一對。拜殿即正殿,是會館的中心大殿,是每年四月祭拜關公的主要場所。拜殿現存有完整的清代早期點金彩畫,雖經歲月侵蝕,但色彩依然艷麗,圖案精美,實為彌足珍貴。再往北,是后殿,檐梁上的斗拱龍頭張牙舞爪、騰云駕霧;檐梁下的木門雕花卻是人物花鳥,蟲魚細草。這種強烈的呼應,說明當時的雕刻技術已達到出神入畫的地步。驚嘆之余,我們不知道現在還會不會有這樣的能工巧匠……

  會館內磚雕、石雕、木雕比比皆是,幾乎達到無木不雕、無石不刻的地步,每一種雕刻都蘊涵著商人和建筑者的獨具匠心。

  從山陜會館出來,我們迎著溫暖的冬日回家。校場街到此已走完,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逛老城街巷,歡迎讀者一起參與。海 燕 蔡惠嵐 文/圖【原標題:老城街巷 校場街之二  洛陽山陜會館】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洛陽日報 2007年12月27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