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新聞資訊 >> 瀏覽洛陽

狄仁杰之神都水運——兼議水城洛陽之建設

2013/11/26 11:33:00 點擊數: 【字體:

狄仁杰之神都水運——兼議水城洛陽之建設

鄭貞富

狄仁杰之神都水運——兼議水城洛陽之建設

(資料圖片)

    電影《狄仁杰之神都龍王》中的神都洛陽,留給觀眾印象最深的無疑是“水”。在影片中,人們看到了大運河浩瀚的水面,看到了城邊宏大的港口(右圖),看到了盛唐時期中國的樓船,看到了貫通城內居民區的河流。這些場景在神都曾經存在過嗎?是的,洛陽是那個時代的水運中心。而如今,我們可以借鑒歷史的經驗,打造當代的“水城洛陽”!

    1    運河中樞神都苑

    電影中龍王出沒的“大海”,其原型是神都苑。神都苑,又稱西苑,是大運河的中樞和起點,也是皇家園林,初建于隋煬帝時期,完善于武則天時代。清人徐松《唐兩京城坊考》中記載:“隋之會通苑,又曰上林苑,武德初,改為芳華苑,武后曰神都苑。”

    在隋煬帝統治時期,從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到大業六年(公元610年),他先后征發大量民工,開鑿了通濟渠、邗溝、永濟渠和江南河,從而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的大運河。

    通濟渠是大運河最先開鑿的一段,這條運河是利用了古代運河渠道,加以拓寬而成的。其具體路線是:以洛陽的西苑為起點,引谷水、洛水進入黃河,然后利用黃河的一段河道直達板渚(今汜水東)。從板渚再引黃河水南流,使河水進入古鴻溝系統的睢水。這條睢水經過現在的中牟、開封、陳留、寧陵、夏邑、永城、靈璧、泗縣,最后入泗水而進淮河。

    西苑是一個規模宏大的人工湖,其范圍是北接新安,南及飛山(今豐李南山),西至澠池,周長145公里,面積近400平方公里。根據地勢,其水系略呈西高東低、北高南低的走向,又根據魏晉時谷水(澗河)順邙山腳下、由西往東而去的記載,此區苑內引水當為谷水入苑,退水于洛河。西苑園景以河、湖、山為骨架、脈絡布置園景,呈現出水光瀲滟、湖光山色的風景特色。

    為了實現西苑作為大型調節水庫的功能,在流入西苑的河流上修有水柜。所謂水柜,是調節運河用水的蓄水工程,即在山丘地區筑壩截取溪流,利用湖泊洼地蓄積地面坡水和泉水,或自天然河流引水,設閘控制。運河水淺時放水入西苑,運河水大時放水入水柜,特別是運河發生洪水時可泄洪水入水柜蓄存,待運河需水時回注接濟。

    2    女皇下令修新潭

    電影中出現的洛陽城邊的大型港口,其原型是武則天時期開鑿的神都新潭港。

    唐代初期,隨著洛陽航運事業的長足發展,水路客貨運量急劇增長,建設好港埠就成了當務之急。武周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六月初九,武則天下令在神都立德坊南(今洛陽瀍河下游以西,洛河以北一帶)開建新潭,以供諸州租船停泊。《新唐書·地理志》中記載:“洛港新潭,大足元年開,以置租船。”

    新潭是引漕渠水,在立德坊西南形成停泊區。漕渠南通洛水,北與含嘉倉相連接的泄城渠銜接,東流出城通于黃河,舟楫往來十分便利。《元河南志》記載:“漕渠本名通遠渠,隋開。自斗門下枝分洛水。當洛水中流立堰,令水北流入此渠。”“東北流至立德訪之南,西溢為潭。”負責此項工程的是將作大匠宗晉卿。

    新潭一帶是當時船只的最大停泊區,也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內河航運港口。那時這里游船商舶,多達萬艘,填滿河路,盛況空前。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七月,瀍水暴漲入港,漂沒諸州租船數百艘,說明其時停泊在新潭一帶舟船之多。

    臨近新潭之含嘉倉,有大型倉窯40多個,總面積42萬平方米。唐玄宗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含嘉倉儲糧58萬余石,幾乎是當時全國大型官倉糧的一半。據從含嘉倉遺址中出土的銘磚上記載,這里貯存的糧食主要是從蘇州、楚州、冀州、邢州、德州、滁州、滄州、魏州等江南和華北地區運來的租粟與租米,是通過通濟渠和永濟渠運至洛陽的。

    3    神都樓船驚天下

    古代把大型船只稱為樓船,皇帝所乘的大型樓船被稱為御樓船(龍舟)。當時,洛陽是樓船制造的中心,電影《狄仁杰之神都龍王》中出現的樓船勾起了我們對輝煌洛陽樓船制造史的遙遠記憶。

    隋唐時期,洛陽樓船制造工藝已非常成熟。隋煬帝乘坐的御樓船,長66.67米(200尺),上建4層重殿,高15米(45尺)。同時,戰船、運輸船等各類船只的制造都達到空前的水平。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八月,隋煬帝初巡江都,船隊有幾千艘各式船只組成。唐高宗、武則天時代戡亂定邊中,大唐樓船軍(水師)曾威震天下。

    在當時洛陽的城市交通中,水運起著主導作用。神都有三市,即三大商業市場,為通遠市、豐都市、大同市。《大業雜記》載:大同市,周圍四里;通遠市周圍六里,其內郡國舟船舳艫萬計,市南臨洛水;豐都市,周圍八里,開有十二道門,市內有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店鋪),通渠相注。市之四壁有邸店(提供客商交易、住宿、堆放貨物之行棧)四百余個。這三個市場都有河道與運河相通,物流人流借水而行。

    4    水城洛陽可再造

    北宋以后,洛陽水運業開始衰落。然而,河湖交織、舳艫揚帆的神都美景是否可以再造呢?這是完全可能的,并且在北方城市中,洛陽是唯一可以建成“水城”并開通城市公交船的城市。

    目前,洛陽市借助引黃入洛工程,對洛河、瀍河、澗河等水系進行改造。引黃入洛工程從小浪底南岸引水口分水樞紐引水,通過修建穿越邙山的20公里隧道,引水至洛陽城北的金水河水庫。經金水河水庫調蓄后,引來的黃河水被一分為二:一路進入澗河市區段的上游,經澗河可補充中州渠和洛河的水量;另一路由邙山渠向東進入瀍河市區段上游,補充瀍河水量。工程完工后,黃河水先將澗河、瀍河的河道注滿,再流入洛河、黃河。相當于在洛陽轉了一大圈后,黃河水又轉了回去,水資源并無浪費,并極大改善了洛陽的河流生態環境。

    但是,這個方案還可以再作如下優化。

    小浪底之水首先引入金水河水庫,此區域是神都苑的一部分,以此為基礎,啟動大唐神都苑復原工程。此意義有三:其一,神都苑是中國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洛陽乃至中原的旅游業的龍頭;其二,可以成為洛陽水運的中樞,并為城市用水提供充足水源;其三,可以成為小浪底的調節水庫。

    重新設計洛陽的河道和湖泊,連接金水河水庫和瀍河的邙山渠、連接金水河水庫和澗河的水渠應拓寬拓深,重新整治中州渠和城市水網,在洛陽之東合適位置復原大唐東溪,此河貫通伊河和洛河,在東溪之上要形成一個廣闊的水面,仍命名為新潭,這是第二個水運中樞。這樣,一個貫通洛陽的運河系統呼之欲出。

    待水系貫通后,洛陽可開通城市公交船和旅游船。此意義有二:其一,開通城市公交船后,會大大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其二,再現神都美景,城市公交船和旅游船還可以將各旅游點貫通,使洛陽旅游業上一個新臺階。(原標題:狄仁杰之神都水運——兼議水城洛陽之建設)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日報(2013-11-2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