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
弄電不輟手,行云本無蹤。
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
——李白《玉真仙人詞》
繼王維之后,大詩人李白也走進了玉真公主的生活。開元十七年,李白經人推薦,得以和玉真公主相見,并為她作了這首詩。
李白一生好道,其道友元丹丘和玉真公主關系相當不錯,李白正是通過元丹丘的介紹結識玉真公主的,他們在道教上有不少共同語言。
天寶年間,經玉真公主推薦,唐玄宗宣李白進京,封他為翰林學士,并為李白“龍巾拭吐,御手調羹”。但李白毛病不少,一是太狂妄,二是好喝酒,整天醉得昏天黑地,“天子呼來不上船”,公主恐怕也叫不動他。
李白和同僚的關系也十分差,他看別人不順眼,別人看他更不順眼。他得罪了高力士等人,于是天寶三年,唐玄宗只好將他“賜金放還”。玉真公主賭氣對玄宗說:“那將我的公主名號也去掉吧,包括封邑中的財賦都去掉。”玄宗開始不答應,但玉真公主還是堅決散去了財產,辭掉公主的名號并離開京城,遠去安徽宣城修道。
這時候玄宗有了楊貴妃在側,也不再那么嬌慣妹妹玉真公主了。他雖然知道公主是在賭氣,但也沒有再順著她的意思,而是聽任她去除名號、散財修道。
李白一直對玉真公主充滿愛慕之情。他有一首廣為流傳的詩:“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唯(亦作“只”)有敬亭山。”如果不了解這首詩的背景,還以為他真對著一座山發愣呢!其實,正是因為玉真公主后來在安徽敬亭山修煉,所以李白才會對此山這么心馳神往。李白還有一首詩寫道:“?湓圃潞,邀我敬亭山。五落洞庭葉,三江游未還。相思不可見,嘆息損朱顏。”李白和玉真公主的情緣可謂不淺,但他太狂放,不是可以托付終身的人。同樣,玉真公主既然出家修道,想必也是個不喜歡受約束的人。
李白和王維雖為同時代的兩大詩人,但他們的詩作中居然誰也沒有提到過對方;他們都和孟浩然關系不錯,但他們沒有什么來往。為什么?就是因為王維和李白都是玉真公主的情人,可以說,李白和王維是情敵關系!跬鯋穑ㄔ瓨祟}:迷戀玉真公主 李白寫詩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