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新聞資訊 >> 瀏覽洛陽

洛陽二里頭夏代鑲嵌綠松石銅牌絲織物痕跡清晰

2014/4/24 15:47:06 點擊數: 【字體:

洛陽二里頭夏代鑲嵌綠松石銅牌絲織物痕跡清晰

絲織物痕跡在銅牌飾的背面

洛陽二里頭夏代鑲嵌綠松石銅牌絲織物痕跡清晰

銅牌飾正面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閱讀提示|被譽為“最早的中國”的二里頭遺址出土有大量陶器、玉器、銅器等文物,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二里頭工作站和香港中文大學帶著課題來到洛陽博物館,對館藏二里頭遺址出土的夏代鑲嵌綠松石銅牌飾進行了全方位的拍攝。經過高倍放大,銅牌飾上的絲織物痕跡清晰可見,這再次說明在夏朝時期,河洛地區就有絲織物,同時也為研究夏代玉石鑲嵌工藝提供了最新的資料。記者段偉朵通訊員肖利陽

  銅牌飾上絲織物痕跡清晰可見

  4月21日,一組考古方面的專家走進洛陽博物館,他們帶著最先進的設備,要對洛陽博物館一件館藏文物——鑲嵌綠松石獸面銅牌飾進行全方位的拍攝。

  據了解,這件文物在1984年出土于二里頭遺址11號墓,長約16.5厘米,寬8厘米~12厘米,以青銅鑄成主體框襯,整整齊齊地鑲嵌著數百片綠松石,雖歷經三四千年仍無一松動脫落,工藝精湛。二里頭出土的類似銅牌飾有3件。

  專家們采用最先進的設備,對文物的各個部位,在不同角度進行了拍攝,并使用了微距鏡頭。拍攝同時,照片隨即可傳至電腦上,在高倍數的放大下,專家和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清晰地看到銅牌飾的邊緣和背面有絲織物的痕跡。

  夏朝時期絲綢已出現在河洛地區

  “這件文物上居然還有絲織物?之前從來都沒有注意到。”洛陽博物館保管科的工作人員表示很驚嘆。

  “說明當時絲綢已經出現在河洛地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二里頭工作站趙海濤博士介紹說,從1959年開始,考古工作者對二里頭遺址數十次的考古發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收獲,也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十數件銅器、玉器的外面,都包裹有絲綢。“絲綢層數不一,最厚有5層,厚達兩三毫米,肉眼就可以看出來。”

  此外,趙博士表示,考古人員還曾在二里頭遺址發現制作織物使用的紡輪,由于夏朝時期還沒有明確的陪葬品的概念,所以出土的紡輪為當時的生活用品。

  絲綢或許是鑲嵌青銅的“紐帶”

  僅在該文物的外表發現絲織物痕跡,說明當時的絲綢包裹在銅牌飾的外面,那么,絲綢與銅牌飾的制作工藝有沒有關聯呢?

  “這件文物保存得非常完好,數百片綠松石沒有一片脫落,我們目前看不到其內部結構。”趙博士說,甘肅天水博物館也藏有一件鑲嵌銅牌飾,出土年代不詳,長15厘米,寬10厘米,其外部輪廓與二里頭這件銅牌飾比較近似,其上下鑲嵌的綠松石片已有脫落,從脫落的縫隙中可以看到絲織物的痕跡。

  “這說明絲綢極有可能是綠松石和青銅之間的‘紐帶’。”趙博士說,古人使用獨特的工藝,將綠松石粘貼在絲綢上,再將絲綢粘貼在青銅上。“通過這些微距鏡頭下的高精度照片,可以更細致地觀察銅牌飾細節,為研究夏代玉石鑲嵌工藝提供了最新的資料。”

  目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二里頭工作站和香港中文大學共同研究的課題仍在進行中,預計今年下半年公布研究結果。

  鏈接

  二里頭遺址

  二里頭遺址屬于夏代晚期城址,位于中國中部河南省的偃師市,年代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遺存可劃分為四個時期。遺址內發現有宮殿、居民區、制陶作坊等遺跡。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等遺物,其中的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二里頭考古工作隊隊長許宏說,根據多年考古結果,認為二里頭是“最早的中國”。

  那么,這些出土的珍貴銅牌飾有什么用途呢?據有關專家推測,該器物的功用主要是布道設教,溝通天地,宣揚教化。(原標題:洛陽二里頭夏代鑲嵌綠松石銅牌絲織物痕跡清晰)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2014-04-2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