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新聞資訊 >> 瀏覽洛陽

“2013年河南五大考古發現之洛陽衡山北路北魏大墓”系列四 因雅德而死,頗受輿論同情

2014/4/24 16:20:31 點擊數: 【字體:

“2013年河南五大考古發現之洛陽衡山北路北魏大墓”系列四 因雅德而死,頗受輿論同情
 
衡山北路大墓出土的青瓷雞首龍柄壺,這種造型很不多見。            
 
 
    公元531年農歷二月二十九,元恭來到邙山南側,爾朱世隆已經給他預備好了禪讓文告,說“天人之望,皆在廣陵,愿行堯、舜之事”。元恭辭讓了三次,才即皇帝位,實行大赦,改年號為普泰。
 

《資治通鑒》記載,有大臣起草了赦文,其中提到孝莊帝“枉殺”爾朱榮。這當然是爾朱家族耿耿于懷的一件事,冒天下之大不韙殺了前任皇帝,不就是想給爾朱榮報仇平反嗎?元恭看到后卻說,孝莊帝親手剪滅強臣,“非為失德”,是老天爺還沒有厭惡禍亂,才導致此事。隨即親自起草赦文,稱有幸被眾人推舉為帝,愿與天下萬民共同慶賀,大赦罪人,一依以往定式。

既沒得罪爾朱氏,也維護了先皇的面子,元恭8年不說話,但一開口,口才讓人驚訝。

史書上因此說,“中外欣然以為明主,望至太平”,亂世畢竟持續了多年,世人對他的寄望非常大。

元恭確非一般庸碌之輩,很快就表現出了不完全聽話的一面,對那些試圖操縱他的人,并非完全俯首帖耳,他也有血性,對權貴的霸道無理之舉,他敢于直言不滿。

爾朱榮死后,幾個后繼者,爾朱兆、爾朱世隆等人都是誰也不服誰。《資治通鑒》載,爾朱兆因為沒能參與皇帝廢立的謀劃,非常生氣,有意發兵攻打爾朱世隆,足見一斑。按說,以元恭的才智和聲望,應該是有機會坐收漁利,加強皇權,重振元家帝業的。

可惜,歷史沒有給元恭施展的機會,爾朱家族沒落時,又一個軍事強人高歡迅速崛起。高歡滅爾朱氏之際,元恭曾向高歡主動示好,結果卻因為高歡的手下魏蘭根等人認為他“素有德業”,日后不好控制,最終被廢,不久被殺。

“豈以獅子而罪人”,聲望日隆

爾朱世隆備下的登基宣言里,說元恭符合“天人之望”,應該不完全是客套話。

北魏散文家楊炫之所著《洛陽伽藍記》,屢屢提及元恭,幾乎都透著贊揚,“海內士庶,咸稱圣君”。

元恭確實是個很有仁愛之心的人,楊炫之記錄了一件事:波斯國向北魏朝廷進獻獅子,這頭獅子被送到了洛陽城,元恭即位后,下詔說:“禽獸囚之,則違其性,宜放還山林。”命人將獅子送還給波斯國。結果,使者因為波斯路途遙遠,中途殺了獅子返回,被人彈劾違背圣意,元恭的話再次出人意料:“豈以獅子而罪人也!”于是赦免了使者。

元恭不只是個動物保護主義者,他既愛動物,又體恤人,在北魏這段亂世中,與濫用野蠻暴力的爾朱家族對比鮮明,人心向背立現。

除了仁愛,元恭還頗有膽識!顿Y治通鑒》提到了一件事:當初,孝莊帝殺了爾朱榮后,派了兩個將領鎮守太行嶺,結果他們投降爾朱陣容,導致洛陽失守。爾朱世隆后來想提拔這兩個人做千戶侯,元恭直言不諱地說,這兩人對您有功,對國家卻無功,堅決不答應,爾朱世隆只得作罷。

元恭敢這么說話,甚至與他做皇帝之前一直小心避禍的做派有些矛盾。也許,與他的聲望日增有關,爾朱家族不敢拿他怎么樣。

《洛陽伽藍記》記錄的一件事頗有意味。爾朱世隆有次跟元恭吃飯,元恭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說:“太原王(爾朱榮)貪天之功以為己力,罪亦合死。”先前推責給老天爺,現在干脆直言不諱,說爾朱榮就該死。但讓我意外的不是元恭的大膽,而是聽者的反應,“世隆等愕然,自是以后,不敢復入朝”。

一個傀儡皇帝,說話越來越硬氣。這個時候,爾朱家族確實開始衰微,“四方之人皆惡爾朱氏”,高歡隨之崛起。

德行太好,反被擔心不好控制

高歡是鮮卑化的漢人,曾在爾朱榮手下帶兵,素有雄才大略,他的兒子高洋后來開創了北齊。有些人可能不知道高歡,但一定知道“快刀斬亂麻”這個成語,說的就是高歡為檢測兒子們的智商,讓他們整理“亂絲”,唯獨高洋以刀斬之,效率最高。

公元531年,高歡起兵聲討爾朱氏,在河北擁立元朗為帝。隨后一兩年內,爾朱家族的主要成員相繼被俘斬,爾朱兆走投無路上吊自殺。史載,兵臨城下,元恭主動派人慰勞高歡,但高歡不冷不熱,反讓元恭的使者去見自己擁立的元朗,使者大聲抗議,之后被放走。

高歡其實也清楚,元朗不是皇族嫡系,難以服眾,于是派屬下魏蘭根去觀察元恭為人如何,準備重新擁立他。《魏書》中說,“蘭根忌帝雅德,還致毀謗”,《北史》中說,“帝神采高明,蘭根恐于后難測”。總之,魏蘭根的回復是,元恭是“胡賊所推,今若仍立,于理不允”,高歡于是把元恭關進了崇訓寺,另立孝武帝元脩。

崇訓寺時為“龍門八寺”之一,今已無蹤。洛陽市博物館有一幅《北魏洛陽伽藍圖》,我從中找到了著名的皇家寺院永寧寺,也找到了元恭曾經藏身多年的龍華寺,但元恭度過生命最后時光的崇訓寺卻沒有。查資料,《洛陽伽藍記》備記洛陽佛寺,也沒提崇訓寺,這在今天的史學界,都是一件不好解釋的事。

已逝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曹道衡先生在所著《關于楊炫之〈洛陽伽藍記〉的幾個問題》中認為,楊炫之生活在北魏末年,有人推測其為北齊人是有道理的。楊炫之同情元恭,因為元恭言行很有儒家風范,而高歡掌權后在加強鮮卑化,因此,他對高歡父子有諸種不滿,但高歡的兒子是北齊開國君主,他在書里不敢直書高歡在崇訓寺囚節閔帝,刻意回避了高歡父子的事跡。

元恭最終難逃一死,太昌元年(公元532年)農歷四月被廢;五月,和元朗同死在洛陽門下外省,時年35歲。元脩詔令百官赴會,“葬用王禮”,“加以九旒、鑾輅、黃屋、左纛,班劍百二十人,二衛、羽林備儀衛”,規格確實是帝王的排場。

可嘆的是,高歡挑挑揀揀,選擇的元脩卻最讓他“難測”。元脩不愿做傀儡,兩年后突然出逃,投奔了高歡一生最難對付的敵人宇文泰。高歡這時憶起當初有大臣說元恭“明哲仁恕,雖為爾朱扶戴,當今之圣主也”,“常以為恨”,非常后悔。

當時輿論對元恭被廢也多有非議,《北史》里面有句話,“廢帝(元恭)素有德業,而為蘭根等構毀,深為時論所非”。

最后懸疑,誰是兇手和毀墓者?

那么,元恭具體是怎么死的呢?《資治通鑒》記載,“魏主鴆節閔帝于門下外省”,門下外省是都城里的官署,當時官署內是有監獄的。而毒殺,則可稱北魏皇室的夢魘,北魏15位皇帝中,至少有3人是被毒殺。

我們今天讀史時,多說元恭死于高歡之手,但司馬光說下毒者是“魏主”,也就是元脩,元脩為什么也有動機殺元恭呢?

元恭在崇訓寺被押的時候,曾作詩感嘆世事無常:“朱門久可患,紫極非情玩。顛覆立可待,一年三易換。時運正如此,惟有修真觀。”顯然,“顛覆立可待,一年三易換”不僅是已經發生的事實,也是將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所以身在皇位的元脩有意把周圍的潛在競爭對手都除掉,聲望最好的元恭,更是板上釘釘必須死。元脩在位期間,當過皇帝的元朗、元曄和沒當過皇帝的汝南王悅都被殺。

當然,這種做法于高歡也是有利的,省得再有人造反,隨隨便便就能找出一個皇帝當幌子。所以,高歡八成是默許甚至支持的,畢竟他是實際掌權者。

鴆殺,會不會在尸骨上留有痕跡呢?我知道,考古學上經常應用一種體質人類學檢測手段,如果獲取了關鍵部位的骨頭,是可以分析出死者的性別、年齡、有無外傷甚至飲食起居習慣等的。但很可惜,主持發掘的劉斌博士說,衡山北路大墓里雖然確實發現了幾片碎骨,但最長的才鋼筆大小,也無法確定歸不歸墓主人——完全達不到往吉林大學體質人類學檢測實驗室里送的條件。

大墓被毀,尸骨無存,這又回到了本系列文章一開始就有的疑問,誰會與聲望甚佳且又命苦的元恭過不去呢?

這已經超出了發掘者研究的范圍,著實不解卻無從請教。翻查史料,我注意到了一個線索。公元534年,元脩跑后,高歡幾次請他回洛陽都被拒,不得不擁立元善見為帝,又因洛陽離西魏和南梁太近而遷都鄴城,是為東魏。史載,高歡將洛陽城內40萬戶居民遷到鄴城,為了建設鄴城,515年,他還征調10萬民工大拆洛陽宮殿“運其材入鄴”,漢魏洛陽城由此化為廢墟。

高歡選定元脩時,淘汰了很多人,頗有“海選”的味道,費了這么大工夫,換來的卻是背叛。不僅如此,西魏還以正統的姿態,追謚元恭為節閔皇帝。我查閱資料,所謂節,應說元恭能固所守或謹行節度、直道不撓,閔則為慈仁不壽。評價頗高。

高歡是不是在拆洛陽城時,帶著一絲對元脩和西魏的憤恨,一并把元恭墓給抄了呢?權且作此想象。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2014-04-2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