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張曉理 攝)
據新華社消息 龍門石窟將于3月10日首度面向公眾開放一座特窟——看經寺。屆時,游客可走進該窟,近距離欣賞世界上現存最完整的唐代石刻羅漢群像,揭開這座千年石窟寺的神秘面紗。
所謂“特窟”,指文物極為珍貴、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極高的洞窟。出于文物保護方面考慮,這類洞窟很少讓游客入窟參觀。
作為龍門石窟特窟之一的看經寺,位于龍門東山萬佛溝北側,是唐武則天至玄宗時期開鑿的一座皇家洞窟。該洞窟窟門高7米、寬5.05米,窟內高9米,進深10米,寬10.5米,為龍門東山最大石窟。與常見的穹頂石窟不同,看經寺內龕頂部呈方形平頂,這種平頂的開鑿、雕刻難度都更大。此前,游客經過看經寺,只能在窟外隔著圍欄向內看。此次面向公眾開放后,游客可進入石窟近距離欣賞窟內文物,飽覽窟中佛教造像與精美石刻。
看經寺內雕刻有國內石窟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唐代石刻羅漢群像,包括雕像29尊。這些羅漢身高在1.8米左右,身著袈裟,神態各異,分別手持念珠、香爐蓮花等物件。有的額頭皺紋重重,有的脖勁筋骨高突,有揚眉張口作辯論狀者,也有洗耳恭聽虔誠作禮者,生動傳神,堪稱妙品,是我國石窟中現存非常精美的一組唐代石刻羅漢群像。
龍門石窟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歷經千年風化和滲漏水侵蝕,一些造像已十分脆弱,佛像外的彩繪也已斑駁。為防止觸摸、碰撞帶來的人為損壞,羅漢造像外將設置一圈玻璃隔斷,在不影響游客參觀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護文物。此外,洞窟內地面為凹凸不平的山巖,工作人員將在這里鋪設木質步道,以保障游客安全。
看經寺開放后,大量游客呼出的氣體可能使洞窟中溫濕度突變。為防止該情況發生,景區將對看經寺采取限流、錯峰觀賞等措施,保證窟內不聚集大量游客,對文物產生損壞。(付昊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