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洛陽 >> 走進洛陽 >> 印象洛陽 >> 瀏覽洛陽

南國名香滿袖熏——洛陽南香二三事

2014/7/17 16:32:21 點擊數(shù): 【字體:

南國名香滿袖熏——洛陽南香二三事

沉香流云 李文雙 制

    (李文雙,洛陽人,中國香文化研究會秘書長,香道研究專家。)
 

  漢唐時期,在西域胡香進入洛陽的同時,南方和東南亞一帶的香料也大批量傳到這里。這些香料,主要有沉香、雞舌香、甲香、龍腦香等。傳播路線有兩條:其一是洛陽通林邑道,即南方絲綢之路;其二是大運河,主要運輸東南沿海所產(chǎn)的香料。

  1、繁華事散逐香塵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fēng)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寫金谷園的一首著名詩作。

  這里的“香塵”,是出自《拾遺記》的一個典故。西晉石崇在洛陽西北建的金谷園中,有一支由數(shù)十個美貌侍女組成的舞隊。排練時,石崇讓她們嘴里都含上奇異的香料,吐出的香氣隨風(fēng)飄揚。又將沉香磨成粉末,撒在象牙床上,如果誰經(jīng)過時沒留下痕跡,石崇就賜給她珍珠百粒;如果誰留下了痕跡,則讓她減少飲食以減輕體重。于是,侍女們中間流傳著一句戲言:“你非細骨輕軀,哪得珍珠百粒?”

  “香塵”就是沉香粉。沉香,產(chǎn)自中國嶺南和東南亞一帶,是沉香樹分泌出的油脂在真菌的感染下所凝結(jié)成的分泌物。它集天地之靈氣,匯日月之精華,累歲月之沉淀,以致沉香的價值可以超越黃金。價格如此昂貴,也只有石崇這樣的超級富豪才買得起。

  在金谷園中,沉香的使用很普遍。《晉書》說,石崇家的洗手間常有十幾個美女侍列,置甲煎粉、沉香汁。甲煎,又稱甲香,是另外一種來自南方的香料,它是蠑螺或其近緣動物的掩厴(yǎn蓋或殼蓋),呈圓形的片狀,產(chǎn)自東南沿海地區(qū)。

  金谷園的舞女們口中所含的奇香,是雞舌香,產(chǎn)自印度尼西亞的一種丁香樹。東漢時傳到洛陽,祛除口臭是雞舌香傳統(tǒng)的特殊用法,在與人交往,尤其是朝拜君王時,含雞舌香是一種敬重和虔誠。白居易寫官員集體辦公時,如此描述:“對秉鵝毛筆,俱含雞舌香。”

  2、帝王將相愛沉香

  林邑國以出產(chǎn)沉香而著名,故地在今越南中南部。在東漢后期建國,與漢朝交趾七郡接壤,與東漢和魏晉王朝保持朝貢關(guān)系。該國的主要貢品是沉香。

  南朝和隋朝初年,林邑常北犯交趾,引起該地區(qū)動蕩。隋煬帝大業(yè)元年(公元605年)遷都洛陽后,委任劉方為罐州道行軍總管,經(jīng)略林邑。隋軍在光復(fù)原漢晉交趾七郡后,攻占林邑全境。班師時,劉方將繳獲的檀香、象牙、沉香等物品帶回洛陽,僅沉香就有兩千余斤。

  隋煬帝允許林邑王在馬援銅柱之南復(fù)國,于是,林邑成為隋朝的屬國,被稱為南方絲綢之路東線的洛陽到林邑道,進一步保持了暢通。洛陽的絲綢、瓷器,通過這條路運至東南亞,那里的沉香等香料也大批量運至洛陽。

  唐代的《紀聞》說,隋煬帝每到大年除夕的夜晚,便在洛陽宮城每個大殿前邊的院庭中架設(shè)幾十座火山,用的都是沉香木根,每一座火山都要焚燒好幾車沉香木根。如果嫌火光暗,就再往上添加香料甲煎,火焰立時有好幾丈高。沉香、甲煎燃燒散發(fā)出來的香味兒,洛陽附近幾十里地都能聞得到。除夕這一個晚上,就要燒掉沉香木二百多車,甲煎二百石。

  在隋唐時期的洛陽,貴族們將沉香用于建造亭堂,最早建造沉香堂的是權(quán)臣楊素,他用沉香汁涂抹屋梁。不過,他與宗楚客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

  宗楚客是武則天的侄子,擔(dān)任武周帝國的宰相,富可敵國。他在宣風(fēng)坊(今安樂鎮(zhèn)新村)新建造一座大宅院,一律用文柏木做屋梁,墻壁都是用沉香和紅粉抹的,一打開門馬上香氣四溢。太平公主到宗楚客住的宅院去,看到那樣的奢華,不禁感慨道:“和宗楚客比,我們這些皇帝家中的公主、王孫,都枉得虛名,白活這一生啦!”

  3、李謨聞香竊曲來

  “李謨偷曲”的典故來自宜陽三鄉(xiāng)的連昌宮。這處著名的唐代行宮,因元稹的《連昌宮詞》名揚天下。詞中寫到,月明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在連昌宮舉行宮廷樂舞表演。樂工賀懷智首先進行琵琶演奏,接著是清唱和吹笛:“飛上九天歌一聲,二十五郎吹管逐。逡巡大遍涼州徹,色色龜茲轟錄續(xù)。李謨壓笛傍宮墻,偷得新翻數(shù)般曲。”

  這歌聲響徹九天的女高音歌唱家是念奴嬌,而用涼州、龜茲曲調(diào)演奏笛子新曲的二十五郎,是著名笛子演奏家邠(bīn)王李承寧。洛陽民間吹笛高手李謨,傍靠宮墻按著笛子,偷學(xué)宮里新制的樂曲。第二天,李謨就將新曲在宮外的酒樓中演奏。

  關(guān)于“李謨偷曲”的故事,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簽》中提出質(zhì)疑:“宮院深深,李謨怎能知道宮中在舉行樂舞表演?”實際上,胡震亨并不了解,唐玄宗每次舉行宮廷樂舞表演,都要點燃異國奇香,香味可飄至宮外的三鄉(xiāng)驛和三鄉(xiāng)鎮(zhèn)。

  最后一個樂舞,是《霓裳羽衣舞》,楊貴妃起舞,賀懷智用琵琶伴奏。據(jù)《酉陽雜俎》記載,在演奏中,楊貴妃的一條絲巾飛落到賀懷智的幞(fú)頭(頭巾)上。賀懷智回去,發(fā)現(xiàn)滿身香氣馥郁,于是卸去幞頭,貯于錦囊中。安史之亂中,楊貴妃被賜死于馬嵬坡。后來唐玄宗對貴妃追思不已,賀懷智乃進獻貯存幞頭的錦囊,奏述了錦囊的來歷。唐玄宗打開錦囊,異香撲鼻,哭泣道:“此瑞龍腦香也。”

  瑞龍腦香,是龍腦香中的極品。龍腦香,是出產(chǎn)于東南亞的“左旋樟腦”。這種樟腦香氣很受洛陽人的偏愛,洛陽詩人劉禹錫詠道:“爐添龍腦炷,綬結(jié)虎頭花。”李賀詠道:“寶枕垂云選春夢,鈿合碧寒龍腦凍。”

  楊貴妃自幼長于洛陽,自然受風(fēng)俗所染,喜愛龍腦。而這種瑞龍腦香是交趾進貢而來,產(chǎn)自千年的龍腦樹上,如蟬蠶形。進貢的只有十枚,唐玄宗將其賜給楊貴妃。多年后,間接沾染的幞頭還有香氣,足以表明它香氣長久、彌足珍貴。(鄭貞富)


責(zé)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網(wǎng)(2014-07-170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迷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