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古人夏天如何納涼

2016/7/15 11:28:53 點擊數: 【字體:

古人夏天如何納涼

納涼圖 李可染作
 
  【古史擷趣】
 
  盛夏來臨,炎熱難耐,不開空調實在難以入睡。在沒有空調、冰箱、電風扇的古代,人們又是如何消夏納涼的呢?閑暇之余,學習古人的消夏納涼,能從中探究到消夏的奧妙與樂趣。
 
  古人愛玩,尤其是在自然的山水中嬉戲,常常會有大人和小孩一起游泳、戲水的歡鬧場面。明代李時珍說,垂釣能解除“心脾燥熱”,而暑天炎熱的氣候,往往使人煩悶、焦躁,容易“上火”,所以夏天釣釣魚是不錯的選擇。古人云:“湖邊一站病邪除,養心養性勝藥補”,釣魚的修身養性作用不可小視。除了垂釣,古人喜愛的夏趣活動還有很多,比如養金魚、釣鱉、捕蛙、夏獵等。
 
  劉禹錫喜歡在親水之處納涼,他寫下這樣的詩句:“千竿竹翠數蓮紅,水田虛涼玉簟空。琥珀盞紅疑漏雨,水晶簾瑩更通風。”宋代的秦觀說:“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有水的地方就有細風,有樹的地方就有蔭涼。古人們常常能夠在炎夏里輕易找到涼爽的去處,何況氣候更為炎熱的今天呢?沒事多去樹下喝喝茶,去水邊散散步。不僅能得到清涼,還能收獲一份心曠神怡的快感。
 
  唐代還出現了一種供人消暑的“涼屋”。它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環的方式推動扇輪搖轉,將水中涼氣緩緩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機械將水送至屋頂,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簾”,使涼氣進入屋子。“涼屋”既綠色又環保,只是普通百姓是很難享受到的。不過,古代老百姓營造陰涼的方法也是五彩斑斕的,譬如屋檐前面掛簾子,院子里面搭涼棚,屋子里面放竹床、竹凳,床頭上安放石枕或玉枕等等。
 
  北宋時期曾流行一種瓷枕,其中以定窯產的瓷枕最為有名。瓷枕的枕面上了釉,頭枕著睡覺自然涼快。瓷枕的形狀多種多樣,有的瓷枕兩側還刻有詩句,如:“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風”“久夏天難暮,紗廚正午時。忘機堪晝寢,一枕最幽宜”等。這些詩句明白地告訴后人,在當時瓷枕也是人們夏季納涼的主要寢具。夏夜里枕著瓷枕入睡,身心自然涼爽、暢快。
 
  南宋時代的寒翠堂,一到夏季堂前水池中紅白蓮花盛開,寬敞的前庭上,還擺放著多達幾百盆在南方引植成功的香花,如茉莉、素馨。殿內裝有風扇,鼓轉不已,把花的雅香吹擾得滿殿彌漫。更奇妙的是,殿中紗櫥上掛滿一串串名貴進口天然香料制作的香珠串,以便紗櫥內幽香怡人。當時一般人家雖然不能擁有皇家的豪華,但也喜歡懸掛茉莉、素馨等香花穿成的長絡,因此紗帳中也是一帳流香。入夜之后,清香四溢,讓人在芬芳的氣息中捕捉到陣陣涼爽,由此進入好夢。
 
  明清以來,老百姓伏天最盛行吃蓮子湯。中醫學認為,蓮子性味甘平,具有養心益腎的功用。夏日常飲蓮子湯,能補中強志,養神益脾。中老年人食用,輕身益氣,令人強健。在清朝宮廷中,消暑冷飲的種類就有很多了,冷飲中最出名的冰碗是用甜瓜果藕、杏仁豆腐、葡萄干、鮮胡桃、懷山藥、棗泥糕等料制成,冰鎮后吃起來絕對爽口,真是“過雨荷花滿院香,沉李浮瓜冰雪涼”。
 
  (古滕客)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