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際 >> 瀏覽文章

儒教典籍雕版被韓國列入“世界記憶” 含718部書籍文獻

2015/10/12 10:14:07 點擊數: 【字體:

儒教典籍雕版被韓國列入“世界記憶” 含718部書籍文獻

儒教典籍雕版被韓國列入“世界記憶” 含718部書籍文獻

儒教典籍雕版被韓國列入“世界記憶” 含718部書籍文獻

8月15日,觀眾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9日發布消息《世界記憶名錄》新增47個項目

    南京大屠殺檔案“申遺”成功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9日發布的消息,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第12次會議經過4日至6日在阿聯酋阿布扎比的評審后,決定為《世界記憶名錄》新增47個項目,其中包括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

  記者10日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悉,由紀念館等7家單位申報的11組《南京大屠殺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2014年,中國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遺產秘書處遞交了《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申請。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上發布的簡要介紹,《南京大屠殺檔案》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關于大屠殺事件(1937年至1938年);第二部分關于中華民國政府軍事法庭在戰后調查和審判戰犯的文件(1945年至1947年);第三部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機構的文件(1952年至1956年)。

  中國于2014年申報的另一個項目《“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此次未能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據悉,《“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主要包括了1931年至1949年關于“慰安婦”的檔案,記錄了“慰安婦”的情況和痛苦遭遇。

  世界記憶工程又稱世界記憶遺產或世界檔案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2年啟動的一個文獻保護項目。其目的是對世界范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通過國際合作與使用最佳技術手段進行搶救,從而使人類的記憶更加完整。目前,中國已有10份文獻遺產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揭秘

  申遺背后的故事:留住歷史的血色底版

  在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二戰史上三大慘案之一的南京大屠殺再次因申遺走入公眾視野,在人類記憶中留下歷史的血色底版。

  2015年,二戰和抗戰硝煙散去已經整整70年。

  今年,距離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已有78年;距離197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成立,已有39年;距離1979年奧斯維辛集中營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已有36年;距離1996年,廣島和平紀念碑(原子彈爆炸圓頂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已過去19年……

  南京大屠殺在這一年成為世界記憶遺產,無疑有著特殊的意義。一直推動申遺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聽到這個消息后松了一口氣,也深深嘆了一口氣。“這是一個遲到的共識。”他說。

  世界記憶工程亞太地區委員會主席、國家檔案局局長李明華介紹,根據形態和性質,世界遺產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記憶遺產、口頭與非物質遺產、文化景觀遺產。其中,世界記憶遺產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延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該項目的目的,是對世界范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進行保護,從而使人類的記憶更加完整。“對照這一目的及另外兩大慘案的申遺,推動南京大屠殺檔案申遺之舉是十分必要的。”李明華說。

  在國際史學界,南京大屠殺事件與奧斯維辛集中營、日本廣島長崎核爆并稱為二戰史上的三大慘案。

  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文部省篡改教科書引發中國人民強烈抗議,南京大屠殺歷史及相應研究逐漸回歸國內輿論。
  1995年,二戰結束50周年。《芝加哥論壇報》前記者、美籍華裔作家張純如在南京待了25天。她隨后完成的《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在1997年連續兩個多月被列為《紐約時報》書評最佳暢銷書,長時間淡出國際視野的南京大屠殺歷史在英語世界重獲關注。

  南京大屠殺檔案申遺工作最早開始于2009年,作為南京市人大代表,朱成山提交了申遺議案。南京市政府當年便成立了申遺領導小組,正式啟動申遺相關工作。2010年,系列文物檔案被列入《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2014年3月,由國家檔案局以世界記憶工程中國國家委員會的名義,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遺產秘書處遞交了《南京大屠殺檔案》提名表。

  由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市檔案局等7家單位聯合申報的11組檔案,經多方慎重挑選,主要包括膠片、照片和文字材料。這批形成于1937年至1948年之間的歷史檔案,歷史線索清晰、紀錄真實可信,檔案資料互補互證,構成了完整的證據鏈。

  申報檔案包括日軍當時自拍的屠殺照片,外國友人拍攝的紀錄影片、國際安全區中國婦女日記,戰后中國政府關于南京大屠殺的調查資料,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南京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的檔案,我國司法機構偵查起訴、審判日本戰犯檔案等。

  “每一件檔案都具有毋庸置疑的權威性、真實性和唯一性,對于研究中國抗戰史、日軍暴行史,有力回應否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日本右翼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朱成山介紹。

  翻閱這次作為申遺材料呈送的11組檔案,日軍坦克、裝甲車瘋狂地炮擊南京城;一片斷垣殘壁的南京,受辱后痛苦萬分的婦女,被汽油燒焦的尸體,街道上、水塘中被日軍血腥屠殺的平民……一篇篇文字、一張張圖片記錄下手無寸鐵的平民被入侵獸軍蹂躪,也以最直接的方式揭開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的傷疤。

  “在人們印象中,申遺更多是要體現文化存在的意義。而這次申遺,是通過展現我們國家與民族慘痛的血色記憶,讓全人類警醒侵略戰爭的殘酷,了解維護和平的重要。”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張生說。

  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經盛鴻認為,南京大屠殺申遺將一國的文獻遺產,上升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捍衛人類尊嚴、珍惜世界和平,需要全世界、全人類的共同參與和努力。”

  專家

  日軍強征“慰安婦”檔案遺憾落選

  專家表示申遺不成功,不代表對“慰安婦”問題的關注就此終結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9日發布的消息,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被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日軍強征“慰安婦”檔案遺憾落選。“申遺不成功,不代表對‘慰安婦’問題的關注就此終結。”作為中國申報“慰安婦”檔案中唯一提供了大量史料的個人,上海師范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說。

  蘇智良說,此次《世界記憶名錄》的申報是一個契機,將“慰安婦”的歷史文獻永久留存,讓全世界牢記侵華日軍暴行。遺憾的是,在日方重重阻撓下,這次申報沒能成功。“好在申遺的一年多時間來,‘慰安婦’問題和南京大屠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他說。

  在70年前的抗日戰爭時期,有數以萬計的東亞女性淪為日軍“慰安婦”。時至今日,中國幸存者里依然健在的只有20人了。僅在2014年夏天申報到結果揭曉的一年多里,中國現存的“慰安婦”中又有四人離開了人世,還有兩位“慰安婦”目前處于病危狀態。“等了這么多年,她們都沒能看到日本政府為她們的苦難遭遇道歉的一天,幸存者越來越少,我也越來越感到時不我待。”蘇智良說。

  世界記憶工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2年啟動的文獻保護項目,其目的是通過國際合作與最佳技術手段,對世界范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進行搶救,使人類記憶更加完整。

  我國申報給聯合國世界記憶工程的《“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主要包括了1931年至1949年在華“慰安婦”的檔案,記錄了“慰安婦”的痛苦遭遇。該檔案共分五大類29組,除了蘇智良教授提交的24張照片外,其余檔案分別來自黑龍江、吉林、遼寧、南京、上海等地以及中央檔案館。

  相關

  儒教典籍雕版被韓國列入“世界記憶”

  718部書籍和文獻 總計64226塊 全部為手工雕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在阿聯酋阿布扎比舉行的第12次會議為《世界記憶名錄》新增了47個項目,除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被收入外,韓國申報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也成了“世界記憶”。

  韓國這次申報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主要是朝鮮李氏王朝(1392—1910)時期一系列儒家學說相關作品的雕版印刷用木刻板。這批木刻板屬于718部書籍和文獻,總計64226塊,全部為手工雕刻。

  718部書籍和文獻創作于1460年至1956年,包括583部儒學家的作品和著作、52本新儒家學說著作、32部與儒家學者相關的宗譜年譜、19部與儒家相關的儀式研究、18部儒學史書、7部訓蒙書、7部地理志及其他相關書籍。

  在這些文獻典籍中,時間最早的是1460年出版的漢語韻書《排字禮部韻略》。

  韓方在申報這些儒教典籍木刻板時,從多方面進行闡述。首先,韓方作出“保真”承諾。申報材料說,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全部為“真實原件”,這些木刻板在原作者家族代代相傳,少則60年,多則550年,有序傳承確保了文物的真實性。

  其次,用這些木刻板雕版印刷的書籍都有史可查,有些在古籍目錄中有所記載,有些則被編入王室冊錄。換句話說,這些古籍的身份有官方依據。

  再有,韓方說,大多數木刻板都是在朝鮮半島雕制完成,地點主要在今天韓國的慶尚北道。慶尚北道在歷史上以出版書籍著稱,被稱作是朝鮮的“文獻庫”。

  另外,申報的所有木刻板都為孤本,后世再未復刻。

  從韓方的申報材料看,很明顯,韓國這次申報《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重點不在雕版印刷這一技術,而在于儒教內容和思想通過這一技藝得以有效傳播和傳承。本組文并圖/新華社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北京青年報
0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