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城市文化基因***,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路徑,也是鄭州的責任和擔當。在萬年人類文明史中,鄭州地區孕育了輝煌燦爛的文化,史前文化遺址規模龐大,文物珍品精彩絕倫,文化遺跡遺址星羅棋布,最早農業、城市、文字、天文歷法、青銅誕生于此,是華夏文明根與脈的形成區域,也是“早期中國”的文化核心區域。通過加強對城市文化的挖掘、解讀和闡釋,梳理城市文化脈絡,挖掘文化的深厚底蘊,講好鄭州故事,有助于為城市文化繁榮提供豐富理論支撐,為文化宣傳普及提供優質內容,全面支撐和推動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中的全國重地建設。
一、文化基因***的內涵與對象
文化基因是相對于生物基因而言的非生物基因,是文化生命的基本構造和性能,包括文化建筑、技能、技藝、文藝、器物等,蘊含著人類的信仰、價值、習慣和思想,存儲著文化的形態、信息、規則和機制,是文化形成、生長、成熟和生產的法則及秩序。文化的形成、傳承、發展與文化基因密不可分,并在獨特的地域環境中繁衍、復刻、傳遞和改寫,影響著區域內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構建起共有價值、信仰、觀念和制度,演繹為各民族團結奮斗的重要思想基礎。
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具有抽象、深邃性、久遠性等特征,決定了其難以被普遍認識和清晰把握,需要進行機制***、通俗表達和傳承傳播。文化基因***就是講清楚鄭州有哪些文化,文化蘊含的思想、精神、要素、規則,具有的歷史地位、貢獻和價值,以及傳承、傳播和弘揚的路徑等。為此,首先需要明確***對象。一是文化遺跡遺產。包括代表“早期中國”的大遺址資源,以及出土的文物、遺產資源;各歷史時期的建筑、工藝、壁畫、墓葬、青銅器,以及名人、事件和典籍等;展現人類信仰的哲學觀、民俗、神話、傳說,以及宗教、禮治、信仰等。二是文化史。包括城市史、建筑史、科技史、文明史、交通史等,以及文化、政治、經濟等領域的通史。三是文化類型。包括黃河文化、嵩山文化、黃帝文化、少林文化、中原文化、紅色文化、現代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以及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夏商文化、秦漢文化等歷史時期文化。
其次,把握文化基因***的內容。一是文化的構件。指文化基因本身的結構,包括文化遺址遺跡的要件、組織、元素等,以及不同文化元素的屬性、稟賦等。二是文化遺產的隱喻。指遺跡遺產容納的文化內涵和特質,包括文化遺產背后的人文精神、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在中華文明演進中發揮的獨特功能、具有的歷史地位,以及文化與經濟發展、社會聯系、制度規則等關系。三是文化生產、轉化、傳遞的邏輯和機制。講清楚文化形成、生產的動力結構,分析文化傳播、傳導和復刻的邏輯,說明萬年文明史、五千年文明不斷裂的要義,以及中華文明輝煌燦爛、綿延不息的精髓。
二、文化基因***的意義與目標
1.充分認識文化基因***的意義
推動文化基因***,是深挖城市記憶、厚植文化根基、塑造認同基礎、追尋文明根源的重要方式,是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文化支撐的迫切需要。新時代下,面對新的發展格局,鄭州正在努力探索文化領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構建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新模式,這也給文化研究者和實踐者提出了重大課題。實施文化基因***,科學回答和研究這些課題,對于形成鄭州文化發展的新路徑,提升鄭州城市文化軟實力,助力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貫徹和落實好文化強國戰略具有重大意義。
推動文化基因***,是挖掘城市歷史文化脈絡、增強文化意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鄭州貢獻的重要選擇。鄭州城市歷史悠久,從史前文化到當代文化,文化類型眾多,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起源地,是人類文明的薈萃地,文化資源豐富且厚重。通過梳理歷史文化資源,解讀文明起源和文化傳承要義,有助于找準鄭州在華夏文明中的歷史定位,豐富鄭州城市的文化精神,增強城市的文化韻味,為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推動中華文明走向世界作出鄭州貢獻。
2.明確文化基因***的思路與目標
文化基因***需要以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中的重大理論、現實課題和文明探源、文脈梳理、文化傳承為主攻方向,以省會學科資源和學術平臺為基礎,以項目扶持為載體,調動全省各方力量,梳理城市歷史文化脈絡,挖掘鄭州文化的深厚底蘊,總結鄭州城市發展的經驗,找準城市的文化定位,推出一批在國內外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成果,形成文化話語權和文化影響力。通過文化基因的***、文化史的整理、文化的傳播,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中的全國重地建設提供強大動力,為充實和提高群眾的文化理論知識提供精神產品,為關心鄭州發展的海內外各界人士提供了解鄭州的文化窗口。
文化基因***是長期持續的系統工作,做好這項工作必須堅持不懈、久久為功。結合“鄭州興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計劃”“鄭州社科調研課題”“文藝精品扶持計劃”等,分階段制定研究目標、研究領域和重點任務,按照計劃逐步推出理論成果、文藝作品和文創產品。成果既要包括早期人類文明遺址遺跡、文化名人、文化思想等內容研究,也要涵蓋當代文化研究、現代文化產業研究等。在表現形式上,以專著、叢書、論文、影視、文藝等多種形式呈現,全面系統的對鄭州文化進行解讀、轉化、傳播和弘揚。所有成果要具有權威性,理論研究要能夠在國內外形成較強影響力,政策研究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傳播性成果要產生一定的社會效應。
三、文化基因***的機制及路徑
1.創新文化基因***的機制
文化基因***是綜合性工程,要有多元化的推動方式和完善的機制,對文化進行深度、系統和全面的解析。一是開展多方位的***。圍繞鄭州特色文化的內涵與外延、表現形態與特征、地域特征與周邊影響、當代價值等進行闡釋解讀,探索文化的優秀基因,推動文化研究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如對仰韶時期陶器原料、器型、用途、燒制技術等的揭示,對杜甫的作品、生平、思想、人生觀的梳理,對嵩山文化的遺址、價值、思想等進行解析,全景呈現文化遺產蘊含的秩序和規則。二是構建鄭州文化基因庫。對全市文化資源進行調查登記,摸清文化基本情況。篩選文化元素,制定文化元素分類標準,列出文化元素清單。編制文化基因***報告,建立文化基因數據庫,為文化研究、宣傳和轉化提供載體支撐。三是構建文化基因***機制。構建學科融合機制,推動考古、歷史、文學、傳播等學科的融合研究,實現多學科和跨領域的研究。構建文化基因轉化利用機制,把***的基因、提煉的元素,運用到城市建設、經濟發展、文旅文創融合等領域,加強多種文化基因的集成運用,推動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2.明晰文化基因***的路徑
推動文化基因***,需要有清晰的路徑,以引導文化研究、轉化和傳承的有序開展。一是準確定位***方向。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研究中的指導地位,確立***方向、主題、思路和任務,立足鄭州實際,瞄準鄭州任務,為文化傳承弘揚和城市文化建設服務。二是系統謀劃運作。充分考慮***的原則和思路,通盤制定***的目標、措施和方法,分解和規劃各項任務,整體管理***項目,科學評價***成果。三是整合***資源。整合省會文化研究、文化企業、文藝創作等領域的資源,統籌各類文化科研項目、研究機構和研究平臺,借助知名專家、文創人才、文藝人才的力量,整體性推進文化基因***工作。四是推出文化***精品成果。通過項目形式支持各類人才、機構,研發形成一批精品文化***成果,成果要有權威性、可讀性、傳播性,有效發揮文化傳承、資政育人和文化建設的作用。
3.創新文化基因***的表達形式
在城市文化基因***的基礎上,不斷深挖城市特色文化資源,創新文化基因***的傳播方式,增強城市文化的可辨度,打造新時代的文化高地。一是推動理論研究創新。以項目制的形式,依托文化名家、社科專家等,組建科研團隊,深化對早期中國、文明探源等問題的研究,形成一批高質量的學術專著、科研論文、調研報告。廣泛開展“鄭州文化研究”內涵挖掘、普及宣傳、學術交流等工作,實施“城市記憶”***,整理老字號、文化建筑、手工技藝等人文技藝,書寫好文物中的鄭州、典籍中的鄭州。二是深化考古科研創新。加強對裴李崗遺址、雙槐樹遺址、大河村遺址、王城崗遺址、花地嘴遺址、鄭州商城遺址等的考古研究及資料整理,搭建過去與現在的橋梁,更好地探索古代文明、認識華夏歷史、指導現實生活。積極構建“博物館群+大遺址公園”全景式展示體系,展示文物的價值、特色及蘊含豐富的歷史知識、人文知識,全方位增強博物館藏品的辨識度和獨特性。三是促進文化產品創新。增強基因***的產品轉化能力,將鄭州厚重的歷史文脈融入文創產品中,形成文學、音樂、影視、動漫、游戲、書法等文創精品。加強對仰韶文化、夏商文化、嵩山文化、黃河文化的研究,強化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的文化產品創作,打造“鄭州設計”“鄭產動漫”“鄭派影視”等品牌。四是推動傳播方式創新。對文化基因***成果,應通過各級各類新媒體廣泛推介宣傳,探索云宣講、云展覽等新模式,提升對鄭州歷史文化的關注度,培育推介鄭州文化的熱情。(劉濤,作者系鄭州市社會科學院歷史文化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