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三門峽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三門峽

古虢探秘 湮埋了2600多年的都城揭開神秘面紗(3)

2013/12/10 15:58:02 點擊數(shù): 【字體:


    器物中有很多高貴的青銅器,給人直接的印象是,墓主人是一位地位顯赫的大人物。

    最初讓考古隊員感到欣喜的是在陪葬品中發(fā)現(xiàn)了一套完整的編鐘,后來的清理表明,這套編鐘一共有8件,最大的一件重達30公斤。這是西周晚期墓葬發(fā)掘中惟一完整的一套。

    在一號墓的挖掘現(xiàn)場,隨著挖掘工作的逐步深入,考古隊員感到了越來越多的喜悅。在很多青銅器上都能看到一些銘文。對考古學來說,文字是揭示墓主人身份的重要依據。事后證實,35件禮樂器上的銘文中都有“虢季”字樣,說明墓主人叫虢季。

    禮器的品種繁多,有十多種,每一種都有特別的用途,合在一起,標志著貴族的身份和地位。禮器中有七鼎、六簋、六鬲,按周的禮制,墓主人應當是虢國的國君。

    這就是國君的地下世界。槨室的底部用多塊木板南北縱向鋪成。底板上鋪一層席子。中間是一具木棺。木棺周圍擺滿了隨葬品,有大型禮樂器,各種兵器和車馬雜器,一切都顯得井然有序。

    就在這個看似雜亂的車馬器堆上,考古隊員發(fā)現(xiàn)了一件最為珍貴的文物。

    這柄玉莖銅芯鐵劍,殘留34.2厘米,包括劍身、劍柄、劍格和劍首四部分。劍柄用玉做成,玉柄之內的銅芯和柳葉狀的劍身相連處還鑲嵌有兩組條狀的綠松石片。下葬時劍身用絲織品包裹,被裝在用皮革精心制作的劍鞘內。顯然這把劍是墓主人的心愛之物。它說明當時中國人已經掌握了利用多種材料制作出精美兵器的特殊工藝。

    出土時劍身通體嚴重銹蝕,中部因受壓而斷裂,看起來并不起眼。但是經過測試,證明這把劍是鐵制的。這一結果令人吃驚。

    以前人們普遍認為,中國人是在公元前五世紀的戰(zhàn)國時代,學會了人工冶鐵技術,但是這把劍的出現(xiàn),將中國的人工冶鐵史提前了一個多世紀,它是中國目前為止發(fā)現(xiàn)最早的人工冶鐵實物,被譽為“中華第一劍”。

    墓主人的棲身之所卻是一片狼藉。木棺分內、外兩重,棺外有棺罩。但棺罩和外棺都已經腐朽,只留下了灰末。

    內棺的蓋板上鋪著幾十件零亂的玉器。

    揭去內棺蓋板,棺內就是墓主人的尸體,外面曾經包裹著一些絲織品。

    墓主人的骨骼全部腐朽,但貼身覆蓋和佩帶的玉器密密麻麻,有些混雜在一起,辨別不出形狀。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的文物修復專家白榮金被專門請來指導玉器的修復工作。由于玉器串聯(lián)的繩子全部腐爛,槨板的坍塌和堆積的淤土使得玉片散亂無序,給修復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央視國際 2006年05月09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