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商丘 >> 歷史傳說 >> 古老傳說 >> 瀏覽商丘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關于侯才子的傳說

2012/5/14 11:04:31 點擊數: 【字體:


關于侯才子的傳說

侯方域
  
    侯才子名方域、字朝宗,別號雪苑。他就是《桃花扇》中的中心人物———侯方域。
  
    侯方域系商丘市睢陽區(古稱歸德府)人。侯才子自幼聰穎過人,讀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所以人稱才子。
  
    據說他5歲時,出去游玩,走到一個寺院附近,見幾個和尚在葫蘆架下納涼,其中一個和尚說:“才子來了,要他作首詩給咱們聽聽。”他便出口成章說:“葫蘆架上葫蘆藤,葫蘆架下葫蘆明,葫蘆碰著葫蘆頭,葫蘆不疼葫蘆疼。”和尚們聽了拍手稱贊說:“好詩,好詩。”真不愧稱為才子!其中一個和尚仔細一考慮說:“他是笑話我們的光頭來,把我們的光頭比成葫蘆了。”和尚們就出來追他,他便笑嘻嘻地跑開了。
  
    在侯才子4歲時,一位奶媽(相當于現在的保姆)領著他在街上玩耍,正好遇到知府(過去商丘縣稱歸德府)出衙巡視,他看到府官穿著表示官職級別的官服,他便對奶媽說:“這個官穿著枕頭頂子。”過去枕頭里填的都是草和麥秸之類的東西,意思是說這個官是個草包。這個府官當然能理解其義,由于看他年齡很小,僅僅說這是誰家的毛孩子?也就走過去了。
  
    在一次科舉考試時,一天晚上見一個解元(舉人的第一名稱解元)提著解元燈籠出來游玩。他便用鄙視的口氣說:“他還打著解元燈籠來!”當然對方也不示弱說:“咋著,我這個解元不是錢捐來的而是3篇文章考的,怎么不能打解元燈籠?”侯才子就說:“不是捐的你也會不了多少。”結果二人就進行較量。較量中二人相差不多,最后侯才子背誦藥書中的幾句,對方沒有接上,他立刻上去一腳,把對方的燈籠給人家踢了。
  
    侯方域的父親侯恂,是當時的戶部尚書,鑒于侯方域的性格,恃才傲物,目中無人,認為他太狂,又由于當時閹黨勢力把持朝政,怕他惹事,在侯方域參加考試時,就沒讓錄取他,所以他沒功名。
  
    侯才子的叔父侯恪中進士后,被派到江南某縣去任知縣。俗話說,天下的才子出三江。說明江南人很聰明,文人雅士很多,江南這個縣有幾任知縣當不了幾天就被這縣里的文人給考究跑了。這次他們聽說新派去的縣官是商丘人,他們認為商丘沒能人,就沒打算叫侯恪過江。他們就抬著八仙桌和斗椅迎接到長江北岸,名譽上是迎接,實際上是阻止,舉著牌子“請大老爺賜教”。由于侯恂、侯恪兄弟倆知道這個縣里的情況,就令十三四歲的侯方域扮作書童跟著。當他們要求大老爺賜教時,侯方域的叔父說:“叫我的書童給你們說說吧!”因為侯方域的年齡小,就蹲在椅子上,一氣寫下了三千個帶三點水的一篇詩歌,名字曰:《長江歌賦》,當地文人學士看了,無不拍手稱贊,并為此立碑紀念,因此侯方域的叔父在這個縣做了幾年沒出過啥事。
  
    至于立的那一通碑碣哪里去了,有的說是長江水漲被江水沖跑了,有的說被江南有識之士藏起來了。究竟如何?不得而知。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著名人物 侯方域

侯方域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