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又到了一月一次交貨的日子,靈寶市焦村鎮東冊村村委會院里熱鬧得像個小集市:100多名婦女帶著自己的繡花產品把村委會院圍個里三層外三層。
二組的巧媳婦李秋麗交了90雙鞋墊、兩副枕套和1個被罩,領到了320元。她高興地說:“繡花一月能掙三四百元,地里活還不耽誤,比出去打工強。”據了解,該村有近一半的戶從事刺繡加工,僅此一項全村每年收入80多萬元。
村婦女主任楊彩民算了一筆賬:以加工鞋墊為例,一雙鞋墊成本只有0.4元,加工成繡花鞋墊后可以賣到1.8元,每雙凈賺1.4元,一個婦女平均一天繡20雙鞋墊就是28元,繡床單、枕套、被罩的利潤則更高。東冊村的繡花漸漸成了規模、有了名氣,產品不僅在當地的各大景區銷售,而且還堂而皇之地擺到了西安、鄭州、洛陽等大城市的商場里。東冊村成了遠近聞名的“繡花村”。
焦村鎮和東冊村也把刺繡加工作為一個富民的好項目大力扶持。村委會騰出3間房子,為村民交流技術、銷售產品提供方便;鎮里利用每年三門峽國際黃河旅游節等節慶活動,幫助該村展銷產品,擴大宣傳。“蘇州一個刺繡廠老板來村里考察過3次,準備在這兒建個廠,將來村里人在家門口就能掙到更多的錢。”楊彩民說。記者李宜鵬通訊員王高鴻【原標題:靈寶市焦村鎮“繡花村”婦女的錦繡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