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信息 >> 傳統(tǒng)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趙乾民:塑造穿越時空的美

2013/8/14 10:53:34 點擊數(shù): 【字體:

趙乾民:塑造穿越時空的美

    趙乾民 中國文物學會會員、文物修復委員會委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高級藝術師、工藝美術大師、河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等。 作品隨河南省藝術家代表團赴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進行藝術交流。

    (三)修復“歷史”,再現(xiàn)殷商燦爛文化

    當你看到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在展柜內(nèi)熠熠生輝,你能否想象到這些文物在出土時支離破碎、殘缺不全的模樣?是文物專家們的精湛手藝讓文物恢復了昔日的風采,讓這些文化遺產(chǎn)的生命得到延續(xù)。

    長年致力于文物仿、復制工作的趙乾民,很自然地也成為一位優(yōu)秀的文物修復專家,多年來,他默默無聞地為殷墟文物保護工作奉獻著。

    2005年9月,為助力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以及司母戊鼎回鄉(xiāng)“省親”,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殷墟發(fā)掘出土的近600件珍貴文物也將首次與世人見面。為了再現(xiàn)這些國寶文物的昔日風采,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決定對這些文物進行修復,龐大的修復工程耗費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來自全國的文物專家們夜以繼日地投入到這場戰(zhàn)斗中去。作為安陽市唯一的中國文物學會會員、文物修復委員會委員,趙乾民也參與到了這項工程當中。

    由于之前趙乾民參與了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地下展廳的全程建設施工,對展廳的布局了如指掌,展品的布置工作就交由他全權負責。趙乾民走訪多位專家教授,翻閱書籍查找有關商代建筑風格的資料,以期達到真實反映原貌的效果,同時又能使展品布局更加具有層次性和觀賞性。

    除展品的布置外,趙乾民還負責了部分文物的修復工作。他清晰地記得,為了修復一尊出土時便已經(jīng)殘缺不全的觚,著實讓他的頭發(fā)白了不少。由于盜墓者的毀壞,這尊觚出土時便只剩了下半部分。趙乾民從僅有的下半部分來測算其整體的形態(tài)和大小,再模擬制作出上半部分。為了在不損壞文物的前提下把這兩部分完美地對接起來,鍛、鑄、雕……他反復實驗對接方法,終于找到了融合鑄銅、樹脂膠、鑲錫三種技術為一體的對接方法。當這尊“復活”的觚展現(xiàn)在參觀者的面前時,趙乾民心里充滿成就感和滿足感。

    “我只是想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殷商的古老文明,這也算是我對生我養(yǎng)我的這片土地的回報吧。”懷著這片熱忱,2007年11月7日,趙乾民被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正式授予“河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的稱號。2008年他先后被河南省人事廳和河南省文聯(lián)授予“高級藝術師”和“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青銅器的冶煉和鑄造技術一直是世人研究的重點。青銅的冶煉和鑄造標志著當時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最高水平,不同時期的青銅器,代表了不同時期的采礦和冶煉的水平。古代如何取得錫和鉛,至今尚未有任何具體資料,是一個值得繼續(xù)探索的問題。煉爐的構造,冶煉的方法,原料、燃料、澆鑄的銅錠形式和合金成分等,都是值得反復研究的問題。

    趙乾民曾先后攜帶青銅器、書法等作品隨河南省藝術家代表團赴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進行藝術交流,并載譽而歸。他的殷商青銅工藝研究所也成為河南省文物局認證的“河南省文物復仿制研發(fā)基地”。

    (四)傳承“歷史”,任重而道遠

    青銅器有著無可比擬的藝術價值。青銅器上記載的銘文對于研究斷代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特別是篇幅比較長的銘文,是當時人們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沒有經(jīng)過后世的修改,保留了當時的真實面貌,因而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這些銘文真實地印證了重大歷史事件的發(fā)生,為了解失載或記載甚少的上古朝代提供了寶貴資料,為歷史的斷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依據(jù)。

    2009年,對于已經(jīng)身兼安陽市殷商青銅工藝研究所所長、總工程師的趙乾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年。他承接了中國文字博物館的外墻裝飾模板與門前28塊巨大的青銅甲骨文的研制任務,制作巨大青銅甲骨文的項目任務落到了安陽市殷商青銅工藝研究所的全體工程技術人員肩頭。

    趙乾民從未承接過如此巨大的青銅器研制任務,工期又如此短。他遍翻有關資料,認真核對每一幅甲骨文拓片原圖,推敲每一個甲骨文刀筆字畫,絕對保證青銅甲骨文鑄造一次成功。他專門請來著名的甲骨學家為自己挑毛病,一筆一畫拿準泥稿,十幾位主要技術人員不分晝夜,一雙雙熬得紅腫了的眼睛……歷經(jīng)艱難,歷時兩個多月,經(jīng)歷千百次的反復,直到最后做舊、安裝,這批總重量3.6噸、單塊甲骨最高1.4米、平均重90公斤青銅甲骨文屹立在中國文字博物館的門前大道。

    幾十年的文物修復工作讓趙乾民的兩鬢日漸斑白,誰來繼承和發(fā)揚文物修復工作成為趙乾民最擔心的問題。

    “文物修復從業(yè)人員既要掌握廣博的自然科學和相關技術學科的基礎知識,又要精通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理論和修復保養(yǎng)、分析檢測各類文物的實踐技能,還應具備一定的文物、歷史、考古和博物館等社會科學的業(yè)務水平及繪畫、雕塑藝術美學修養(yǎng)。相當高的專業(yè)門檻讓很多人望而卻步,諸多因素導致文物修復人才隊伍不斷萎縮。要避免這些文物隨著塵封的歷史一起消亡,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任重而道遠!”

    站在中國文字博物館門前,遠眺輝煌凝重的博物館包墻青銅饕餮紋裝飾,近觀磅礴大氣的青銅甲骨文巨陣,感慨萬千,個中凝結了他多少汗水與智慧!是的,我們所處的時代稍縱即逝,然而,如同永恒的甲骨卜辭一般,他的事業(yè)、他的藝術追求與貢獻將永遠地加載歷史的典冊……【原標題:趙乾民:塑造穿越時空的美】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鄭州晚報 2009-12-23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青銅修復專家趙乾民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開封網(wǎng) 河南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河南農(nóng)家樂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