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向孝道典范張清豐學習

2013/9/2 11:39:19 點擊數: 【字體:


    自古以來,以一個普通農民的名字命名一個縣至今達1300余年的,舉國只有一例,即濮陽市清豐縣。這個農民叫張清豐,隋朝人,善事父母,盡心行孝。奉養父母天經地義,理所當然,張清豐何以能夠流芳千古?帶著滿腹疑慮,我來到了位于清豐縣城西北十字路口處的清豐亭。 

  清風亭新建于上世紀80年代,亭內置“隋張清豐孝子祠”,其后塑有張清豐石像。石像神態安詳,雙目平視遠方。我仰視著他,試圖去感受那穿越千年、作為人類內發而自然的至誠之愛——孝。張清豐只是盡到了一個做兒子的義務,不經意間,卻成了一個效仿楷模,他的行為也成了一個評判標度。這和當時隋文帝實行的舉孝廉制度存在因果關系,也和公元772年大唐藩將田承嗣意欲壯大勢力,借此做秀拉攏人心有著某種必然的聯系。但是,不管什么政治因素,張清豐至孝已經光耀千秋,并將永遠閃亮。 

  濮陽是中華孝道文化起源地之一,翻開史冊典籍,我國古代的二十四孝,就有三位出自濮陽。作為二十四孝之首的舜,生于姚墟(今濮陽縣徐鎮),“年二十以孝聞”,“孝感動天”,深得百姓擁戴。濮陽第二大孝子當數子路,他自食野菜,為雙親負米百里之外,被孔子贊為“由也事親,可謂生事力,死事盡思者也。”第三位大孝子為閔子騫,小時被后母虐待,當父親要休掉后母時,他不計前嫌,下跪為后母求情,言辭懇切,感人至深。 

  除了這幾位耳熟能詳的孝子之外,濮陽還有許多口碑很好的孝道踐行者,像西漢時頓丘人京方,侍長輩以孝,在家鄉遠近聞名。像北魏時頓丘人李平,中年連遭大喪,居喪以孝聞名。像明朝濮陽縣人王崇慶,為盡孝前后辭官二十余年,譽滿鄉里。像清朝清豐人劉永之歷經數年,不辭勞苦跋涉萬里尋找父親。這些是有史料記載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怕就數不勝數了吧。 

  孝,一切德行之源,中華倫理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因;孝,生生不息的愛心,漸次積淀并內化了的寬厚博大,推己及人的外顯情感。 

  坐在清豐亭內的石凳上,端詳著亭四周雕刻的二十四孝圖,忍不住陷入了沉思。 

  從已出土的3000多年前殷商時代的金文“孝”字看,字體上部分象征一佝僂老者,下部分表達由子全力背托或用心攙扶之意。這是先人對“孝”最早的理解,也是孝道文化的初始之意。而《詩經》中“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的詠嘆,則是我國孝道文化詩歌形式的最早文學表達。弘揚孝道貢獻最大的是孔子,所著《孝經》第一次將孝提高到了人文關懷的理論高度,提出了“孝敬”的主張,不但要求子女物質上奉養,還要真誠尊敬,保持其精神愉悅,從此,敬老孝親的全新倫理道德觀念開始普及,并逐漸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年代更迭,孝道文化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民族傳統文化。 

  綜觀幾千年的孝道傳承文明,其精神實質并非僅指社會要求子女對父母孝順,它倡導的是一種“上至天子,下至庶人”應遵守的、廣泛體現的社會孝道責任;弘揚的是一種“始于父母,終于立身”的社會化“大孝”精神。這樣一個關于維護社會政權治理,維系社會倫理道德的大文化范疇,具有積極健康的先進文化內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價值和現實意義。 

  作為濮陽特色文化之一的孝道文化,有著極為豐富的傳統孝文化資源,作為區別于其他城市的強有力的形象標記,非常具有影響力和感召力,這些優勢更是建構當今時代精神有效的營養供給。剔除糟粕,吸取精華,大力發揚,提高素養,相信曾經孵育出一代又一代仁士賢達的孝道文化,在龍都人的共同努力下,必然呈現出嶄新的時代光彩,在新時期道德建設中再度飛躍、升華。 

    靜靜地看完清豐亭下的碑文,我離開了。漸行漸遠,回頭凝眸,張清豐的雕像高大肅穆。他站在那里,歷經數十個春秋,以后的日子,他仍將繼續挺立,挺立在歲月深處,挺立在每個人的心里。(作者:趙慶國)【原標題:向孝道典范張清豐學習】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濮陽市文明辦 2012-12-0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