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文化寫新篇
2013/9/29 10:24:5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毛澤東同志1957年在成都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談到研究歷史時說:“搜集家譜、族譜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也可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寶貴的資料。”周恩來在全國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上與淮安代表座談時說:“一個愛祖國的人,沒有一個不愛家的,我經常想家、想家鄉。愛家、愛家鄉是愛國的起點,了解家情、鄉情是懂得國情的開始,只有了解鄉情,懂得國情的人,才能真正愛家鄉,熱愛祖國。”
姓氏文化或稱之謂宗族文化,是中國社會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社會史研究中的重要課題。姓氏家史譜牒同各地方志、國家正史匯合于一體,就形成了光耀世界的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強調: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靈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事業的發展。以老子文化,楊氏文化為依托,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吸引全球僑胞客商尋根,拜祖,共謀發展。靈寶市高起點,高規格,大手筆規劃建設天下楊家文化產業園,計劃在古弘農郡所函谷關設立美中經貿科技促進會暨世界楊氏總部。建設10000平方米的世界楊氏宗親親祠紀念文化活動中心;建設10000平方米的世界楊氏歷史杰出人物蠟像館;建設3000平方米的楊氏宗親多媒體檔案館、4D播映中心;建設10000平方米的世界楊氏總部俱樂部交流中心,永久性國際會議中心;建設5000平方米的世界楊氏歷史文化一條街;建設2000平方米的世界楊氏歷史人物編輯中心,數字印務中心;建設3000平方米的世界楊氏研究學會;建設10000平方米的世界楊氏總商會及國際企業家會所;建設3000平方米的美中經貿科技促進總會會議中心及新生代華僑交流中心和服務中心。
7月3日到5日《中華楊姓通譜》古代部第三卷首發式在靈寶市隆重舉辦。代表們來到靈寶,靈寶的人文地理、金城果鄉的美稱、祖籍地宗親熱情的接待,使來賓激情澎湃、感慨萬千。使楊氏宗親真實體驗了回家的溫馨,增加了對靈寶的感情和對靈寶的關注,與會代表紛紛踴躍捐資要在弘農河畔立碑為記,一再深情表示無論天高地遠、關山阻隔,都不會忘記祖根故土,要宣傳攜領更多游子;刈婕丶涝L聯誼,關心靈寶建設、推動故地發展。
楊姓同中華多數姓氏一樣,作為“炎黃之胤嗣,子姒之精苗”,具有“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等共同的偉大民族精神,又有“書禮傳家、清白處世、廉潔自守、精忠報國、質樸剛毅、愈挫愈堅”等良好族風家范。
大力弘揚弘農楊氏文化,宣傳和提升了靈寶在全國的文化知名度和地位,特別是增進和傳播了靈寶市在楊姓歷史發展史上的族興之地、奠基之地的這一認知。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幾乎都知道自己屬于弘農楊氏,但其中許多人竟不知 “弘農”為何意,稍有文化者只知“弘農”是漢唐故郡的名稱,但不知因何得名。代表們來到了弘農河畔、函谷關旁,頓然對祖籍地有了鄉風撲面、觸手可及的切實感受,一致講黃河是中化民族的母親河,弘農澗河又是天下楊姓的母親河。所謂 “天下楊氏出弘農,弘農楊氏遍天下”,正是有了這條流淌至今的母親河大家才得以以 “弘農楊氏”自稱,因而靈寶在楊氏文化發展史上具有不可或缺,更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楊姓文化這一平臺和紐帶有效地宣傳了靈寶,提高了靈寶的認知度。“弘農楊氏”這一金字名片將為靈寶的長期發展發揮更為巨大的潛在作用!驹瓨祟}:楊氏文化寫新篇】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靈寶市委統戰部 201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