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句話說是“如何寫成的”,只能說是用對古箏、對古箏學習者的責任心寫成的。這部書寫了22年(從1979年到2001年),從四萬字的綱要性初稿到五十萬字的出版稿,修改近20稿。
我認為,古箏演奏方法的上乘境界就是對對稱與慣性及其轉換的自由運用(其他許多樂器也是如此),因此每一稿修改的主要內容都是想解釋清楚對稱與慣性的轉換問題。
最初的書稿及我過去的教學對于對稱與慣性都是通過比喻等方式講述的,雖然也有一定收效,但作為演奏理論,缺少科學的依據和嚴密的邏輯性。由于我是個唯物主義者,提倡唯物教學觀,反對在教學中搞唯心主義、神秘主義。在我看來,那種將學生能否學會、學好樂器演奏的原因歸咎于學生天生的“靈氣”、“靈性”、“悟性”、“樂感”、“感覺”、“素質”、“天賦”、“藝術細胞”的說法,實際是一些無知、懶惰、不負責任的傳授者借宣揚音樂迷信、音樂神秘主義,掩蓋其教學無能的遮羞布。
演奏中的一切效果及演奏、表現方法都是可以用語言表述清楚的,如果不能表述清楚,不是老師沒有認識清楚其原因,就是表述的語言或方法本身有問題。因此,這部書的寫作既是對唯心主義教學觀的批判及對我本人過去在教學中存在的唯心主義現象的反思、檢討,也是對我倡導的唯物教學觀的一次實踐,其寫作的方法主要是從各種角度以講道理為主,由淺入深、擘肌分理,使學習者懂得古箏演奏之道。
老子講過“道可道,非常道”。此話過去有兩種解釋:王弼將之解釋為:道是不可以道(說,即用語言表達)的,如果可以道(說)的話,就不是“常道”;但司馬光則解釋為:道,是可以道(說,即用語言表達)的,但不是平常所說的道理。我認為司馬光講的對而王弼錯,如果道不可道(說),老子還寫那篇專門講述道的《道德經》做什么?古今中外包括老子在內的智者、圣人們,有哪一位著書立說者不是為了道(說)常人不可道(說)之道呢?只有那些無能、無知的唯心主義教學觀者才將本來能夠、應該表述清楚的知識說成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神秘的東西。因此,《快速指序技法概論》的寫作過程就是如何道(說)常人不可道(說)之道(演奏的道理)的過程。
蘅娘:很多人認為,《快速指序概論》的內容多有晦澀難懂之處。您認為問題出在哪里?
趙曼琴: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既簡單又復雜。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快速指序技法概論》不僅是一部概括闡述我所創立的快速指序技法體系的構成及其演奏方法的學術專著,它還是第一部從美學、藝術理論、解剖學、運動力學、聲學等多層面的立體角度分析、思考、闡釋器樂演奏原理的理論專著。
由于涉及到多個邊緣學科的知識,書中的語言都是使用各邊緣學科的專業術語進行表述的。因此無論讀者是學習者、還是專家教授,這些術語都是陌生的,都需要先學習、理解、掌握這些術語,才能看懂書中的內容(需要說明的是,只有使用這些術語進行表述,才能使表述的語言更精確、不易被誤解),懂得了這些術語,就非常便于教學中的交流(不少參加過快速指序訓練班的學生都可以通過電話交流,解決其演奏面臨的問題);但是如果不懂得這些術語的含義,就像一個不懂得勾托抹托是什么意思的人,聽別人介紹古箏指法的規律一樣,自然是很難懂的。
其次,是學習者的浮躁心理所致。我認為,古箏是一種演奏方法最復雜、最難學最難教的樂器,然而目前古箏卻成了一種演奏方法最簡單、最好學最容易教的樂器:只要按譜按指法練就能學會彈箏;只要彈得熟練就算彈得好;只要懂得簡譜、懂得指法符號就能教古箏;只要會將一種指法或音型移到不同的弦上記譜就能編寫古箏教材。既然古箏很快就能學會、很快就能教、很快就能寫書、很快就能掙錢、很快就能出名,既然彈箏、教箏水平的好壞沒有客觀的衡量標準、既然學箏人多、經濟效益好、既然古箏教師供不應求,古箏就成了一種發展速度僅次于傳銷的行業。不僅教其他樂器的人紛紛改行教古箏,甚至連修鞋的、買肉的、當政治干部的人也都加入了教古箏的行列。
在這種情況下,急于求成、急于使用的浮躁心理便油然而生,無論學箏者、教箏者,都很難拋開經濟利益的誘惑而平心靜氣地坐下來學習和研究學問。事實上,只要具有初中文化水平,能靜心坐下來學習,都可以看懂(我在寫書過程中,就曾有一個學習成績不好、當兵轉業、不懂古箏的年輕客人給我指出過書稿中的錯誤,這曾使我大吃一驚)。
此外,時間較少的讀者,只要看懂第九章《解剖學的有關術語和名稱》,可以略過第二編的內容,直接看第三、四編的內容。
蘅娘:《快速指序概論》是否會考慮再版?再版時您會有所改變和補充嗎?會補充那些內容?
趙曼琴:即將再版。再版時會改一些錯的字、樂譜,也許會修改一些內容,但不多,因為還沒有發現有原則性的錯誤。
蘅娘:快速指序極大的拓展了古箏的表現力,現在已經無人不知,但如何定義快速指序?
趙曼琴:快速指序技法體系的名稱是相對于傳統的八度對稱彈奏技法體系而命名的。快速指序技法體系是一個打破傳統的八度對稱模式、以雙手各個手指獨立進行多關節聯合運動、并以順序、非順序和循環方式自由組合進行近距離彈奏的技法體系。
它包括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其表層結構,即上述的外在指序組合的表現形態;另一個層次是深層結構,即彈奏的運動方法。前者是可見的、易于把握的,后者是不可見的、不易把握的。
蘅娘:快速指序的具體內容包涵哪些?練習時有沒有什么捷徑或者特別的方法?
趙曼琴:快速指序體系技法的指序組合練習內容包括:自然指序的基本組合與由改變順序、非順序形式、改變指距等產生的各種變體組合,以及輪指類的各種特殊技巧。
如果說有練習“捷徑”,唯一的“捷徑”就是掌握正確的手形和科學的運動方法,并且使用科學的訓練方法。通往這一“捷徑”的道路就是弄懂《快速指序技法概論》中的道理,理性地進行練習。
對于不懂得更多彈奏方法的學習者,只有盡可能先采用“貼后離”的彈弦形式練習,熟練后再采用“雙離弦”的形式練習。此外,要使指甲正面滑過琴弦,不要硬撥過琴弦,多“順茬”彈奏,少“戧茬”彈奏。盡可能慢練,不要快練。
蘅娘:這是箏友的問題,請問在跟觸弦角度無關的情況下,練習快速指序時如何克服雜音,尤其是在低音的部份?
趙曼琴:要區分是怎樣產生的雜音,如是指甲側面觸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