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吳萬夫:淚光中的微笑

2013/7/22 17:40:04 點擊數: 【字體:

    吳萬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89年開始文學創作,迄今已在《清明》、《啄木鳥》、《四川文學》、《飛天》、《雨花》、《文藝報》、《中國文化報》等全國數百家報刊發表中短篇小說、詩歌、散文、評論等300余篇(首),100余萬字。小說處女作《阿香》1992年被鄭州電視臺拍攝成電視劇。小說、詩歌、散文榮獲各類文學獎項30余次。中短篇小說、小小說被《小說月報》、《中華文學選刊》、《作家文摘》、《讀者》、《青年文摘》等轉載,部分作品被收入《世界華文微型小說雙年選》、《百年百篇經典微型小說》、《中國新時期微型小說經典》、《小小說十才子集》等多種選集和中小學語文教學參考資料。數篇作品被譯介至加拿大、土耳其等國。已出版中短篇小說集《金土》、《朝圣路上》、《挑著的家》、《生命的支撐》等,F供職于河南日報報業集團。

  淚光中的微笑

  三十年前,也就是在我七八歲時,我患了一場奇怪的病:能吃干的,卻不能吃稀的,只要一喝稀粥就嘔吐。這對于家庭極度貧窮的我們來說,實在不是一件小事情。

  那時,因為兄弟姐妹七八個,勞力又不足,每到年末算賬時,我們家里都是“倒打款”,掙得的工分,分得的糧食,常常是不夠吃不夠喝,青黃不接。因為家庭的貧窮,我們十天半月都吃不到一頓干飯。每次喝的粥,能當鏡子照人,半天都撈不到一顆米粒。父親作為家庭的主力,所有的苦活累活全由他一人擔當,但他仍與我們“同甘共苦”,很少有“開小灶”的時候,更別說特殊對待——吃干飯了。然而那時,我卻真真切切地患了一種奇怪的“富貴病”,這令全家人都感到匪夷所思。母親每次做飯也特別棘手,每次母親都要將鍋燒得火熱,用筷子蘸一點油星子,沿鍋走一圈,再攤上面糊,單獨為我做一鍋面餅。有時實在沒有米面了,就讓姐弟們端著升子,到鄰家四處討借。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段時間,我的病竟然奇跡般地好了。我們全家人都不知道我究竟患的是什么病。后來直至上了衛校,我也沒有搞明白童年的那場病因——我姑且稱之為“糧食綜合癥”吧。

  我一直為童年的那場“特殊化”疾病而感到羞愧難當。   

  或許是因為生活負擔繁重的緣由,父親仿佛成了一位高明的魔術師,在他的胸膛里,總是有發不完的火。逢年過節,是別人家孩子的天堂,卻成了我們兄弟幾個的“地獄”。每到節日,都成了我們的“慪氣日”。因為沒錢,父親挪向鎮子的步子格外慢,磨磨蹭蹭,回來得也就格外晚。父親每每只捎回幾斤蘿卜,或一小捆白菜,或兩三斤水豆腐,有時充其量只買回一尾魚——這,就算是我們節日的犒勞品了。飯菜做好了,我們都不忍心“中飽私囊”,都希望把這難得的“珍饈佳肴”讓父親多品嘗一些。

  為了這個家,父親猶如一盞燈,總是設法照亮我們每一個人,卻黯淡了自己。我們都擔心某一天,父親會被熬得燈枯油竭,我們就會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因此,每逢節日來臨,家里改善生活時,我們總是想方設法盡量讓父親多吃一些,希望多給他的“燈盞”里加加油。而父親呢,總是舍不得動筷子,不斷地推讓給我們吃,結果一盆菜,在我們兄弟間完好無損地“旅行”一圈后,又“完璧歸趙”到父親面前。幾個“回合”下來,脾氣乖張的父親便不耐煩了,暴跳如雷:“你們不吃是吧?我倒進豬槽里喂豬!”父親說著,便真的將一盆熱氣騰騰的菜,氣勢洶洶地潑進豬食盆里!

  那一頓飯,我們都吃得索然無味,不歡而散。我們害怕每一個節日的到來,卻又在寒風凜冽的日子里體會別樣的溫情。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浪讀書 2008年12月25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