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葉楠,很多人便會想起《甲午風云》、《傲蕾·一蘭》、《巴山夜雨》等一些電影的名字,因為這些電影都是葉楠創作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葉楠還是中國第一代潛艇兵,他對中國潛艇事業的貢獻,并不比為中國文壇和影壇的貢獻小。
我第一次聽人說到葉楠的名字,還是1969年底我到潛艇上當兵的時候。當時對這個名字,還有些陌生,后來聽說,葉楠曾在這個潛艇部隊工作過,電影《甲午風云》就是他寫的,于是就記住了他。那時我開始學著寫點東西,有人鼓勵我向葉楠學習,先從小東西寫起。那時候葉楠已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我第一次見到葉楠是在多年之后的1978年,在我成為他的部下的時候,那時他是北海艦隊政治部創作組副組長,我是創作員。當時葉楠年近半百,頭發已經開始花白,白中還透著些許金黃,很有風度;他講一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不時夾雜著河南鄉音。他剛搞完電影《傲蕾·一蘭》,又在忙著寫《綠海天涯》———寫一個熱帶植物學家的故事。那段時間,他幾乎常年在外面跑,一會兒上海,一會兒北京,一會兒西雙版納,我很少見到他的影子,更很少有機會與他交談。關于他的故事,是我后來一點點了解到的。
葉楠是河南信陽人,原名陳佐華,白樺原名陳佑華。二人曾經同時就讀于信陽師范學校,并在學校加入了共產黨組織。1947年夏天,由于有人告密,他們都上了國民黨特務的黑名單。地下黨組織得到消息,當即安排他們投奔解放區。陳氏兩兄弟先后進入解放區之后,都給自己改了名,不約而同,都起了個樹的名字,一個叫葉楠,一個叫白樺。他們先后參加了解放軍,他們所在的部隊在劉伯承、鄧小平的指揮下縱橫馳騁于中原大地。40年后葉楠把劉鄧大軍的這段歷史寫成了電影文學劇本《偉大的歷史轉折》。
全國解放以后,白樺成為昆明軍區的專業作家,葉楠則成了潛艇部隊的第一任機電業務長———新中國成立后的1951年4月,人民海軍在旅順成立潛艇學習隊,葉楠有幸成為第一批學員,繼而成為新中國第一批潛艇艇員。他是中國潛艇部隊創始人傅繼澤將軍最得意的業務骨干之一,傅繼澤每次到北京匯報工作都要攜他同行。這時候,遠在云南的白樺寫出了《山間鈴響馬幫來》等一系列電影和詩歌作品,聲名遠播;而在1947年就開始發表文學作品的葉楠,雖然已經改為專業技術干部,卻藝術氣質難改,潛艇水兵的浪漫生活,更激起他創作的欲望。由于沒有整塊兒的時間構思創作宏篇巨制,他就利用有限的業余時間寫小散文,他寫的《鷗鳥》、《水船上的水》、《第十期小報》等膾炙人口的散文在《人民日報》上發表后,受到許多讀者的好評,“文革”前曾被收入各種版本的散文選集。1959年國慶10周年前夕,北海艦隊政治部為創作獻禮作品專門成立了一個創作辦公室,葉楠被臨時抽去搞創作。他在范文瀾的歷史著作中發現了“甲午大海戰”這個題材,認為大有文章可做,在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之后,很快創作出了電影文學劇本《甲午風云》。后來這個劇本由長春電影制片廠于1962年成功地拍成電影,放映后在社會上引起轟動,這部以宣傳愛國主義為宗旨的影片,30多年以來,整整影響了幾代人,已成為中國電影的經典作品,久映不衰。
寫作《甲午風云》的成功,更加堅定了葉楠投身藝術創作事業的決心。上級調他到艦隊機關當高級工程師,他卻因為醉心于藝術創作,毅然放棄高級工程師的職位,去艦隊文化部當了一名普通文藝創作干事,一干就是10余年。
1981年,葉楠調進北京,不久,被任命為海軍政治部創作室主任。創作上更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在《傲蕾·一蘭》、《綠海天涯》之后,他又寫了《巴山夜雨》、《金錨飄帶》、《姐姐》、《鴿子樹》、《偉大的歷史轉折》等一系列電影劇本,還有大量的小說和散文!栋蜕揭褂辍帆@中國首屆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其他作品也具有廣泛影響。于是,他當之無愧地和他的弟弟白樺一起,雙雙成為中國當代文壇的著名的作家。
在別的領域里,孿生兄弟或者姐妹共同成就事業的不少,如體育界、文藝界;而在文學界,像他們兩兄弟成就這么大,知名度這么高的,幾乎是絕無僅有的。1980年7月,我曾經在葉楠家里看過他和白樺18歲時的一張合影照片,兩人長得一模一樣,根本分不出哪個是哥,哪個是弟。葉楠說,他們兩個就這時長得最像。后來兩人稍稍不同的是,一個胖點兒,一個瘦點兒。一些不熟悉他們的人常常把他們搞錯。后來見到白樺,我發現他們兩兄弟不但長得像,就連聲音和手勢都非常像,難怪海外報刊報道說:葉楠和白樺,是中國文壇長得兩棵一樣的樹。
功成名就且上了年歲的葉楠,這時還像過去一樣,不斷地在外面跑。古人所說的“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后來,葉楠離休,不再擔任海政創作室主任,但作為作家,他仍筆耕不輟。他仍舊仙人野鶴般到處云游,我經常打電話找不到他,倒是經常在這里那里的報刊上看到他的名字和他的作品。他像一棵文壇的常青樹,不斷結出豐碩的果實來。
前年,已經70歲的葉楠感到身體有些不適,一檢查,還真查出了毛病。動了一次手術,做了幾次化療之后,看上去身體遠不如從前了,但是他的精神仍然很好。去年春節,他在病中還創作了短篇小說《最后一個獵人和最后一只公熊》,發表在《人民文學》上,并被《小說選刊》轉載。在小說中,我隱約看到了他的影子———一個不服輸的好漢。李忠效【原標題:葉楠 從潛艇上走來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