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小小說之王”孫方友:堅決與讀者“對抗”到底(2)

2013/7/24 15:56:30 點擊數: 【字體:



    我在寫小說的時候有個秘訣,就是跟讀者對抗

  主持人:同時您的作品深受網友們的歡迎,一位叫“獨行俠”的網友對孫老師特別敬佩,留言也很精彩。他說孫老師是構造情節的高手。我閱讀他的作品,最先被他吸引的是情節,最后為他喝采的也是情節。您在設定故事情節時最先考慮的是什么?

  孫方友:首先網友們對我的作品關懷我感到很光榮,設計情節里面有好多種,我很講究故事的含金量,因為故事的含金量達不到對情節的推動高潮,我們在選材方面你眼界就比較高,最主要的一條就是把故事理性的東西發揮出來。我們傳統小說和西方小說不一樣,這個東西它是要求比較嚴格,再一個你達到這種境界的時候,你心里說不上來,因為這個東西不可言傳,情節的設置我有一個秘訣給大家透露一下,要把情節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你才能讓人出乎意料。我在寫小說的時候跟讀者有一種對抗,這種對抗就是我要寫這個東西讓你猜不到。我過去有個理論叫情節翻三番,達到三翻非常不容易,這個翻不是光情節的翻,還有情節的震撼、思想的震撼,那種思想的震撼是最大的。

  孫方友獨創的小說理論:情節翻三番

  主持人:您在考慮翻三番的時候是先把這個框架拉出來還是怎么回事?

  孫方友:這個有多種情況,一個是有一個好結尾,像導演看一個劇本先問你什么結尾,但是我寫小說的時候已經把情節淡化了,我是以人物為主,你要是光寫情節這種東西。過去我們有一句話叫平中見奇,你要是一個奇的東西,你必須寫到奇中見平才行,你不能奇中見奇,奇中見奇就會假,這樣就沒有感染力,尤其是最后的震撼力,這個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提到感染力和震撼性,這里也有一位網友提問,網友把您的小小說特點總結尾奇特的傳奇性,尖銳的沖突性和巧妙的戲劇性,重點還是在“奇”上面。廣泛的讀者也證明了孫老師的成功,但成功都有兩面性,過分的追求新奇,會不會造成故事真實性不足,可信度不夠呢?

  孫方友:這主要是一種藝術標尺的的標志,你作為一個作者,這種藝術標尺的把握很重要,這個藝術標尺就是根據你文學修養,你寫作水平的標尺高低所定,假的東西肯定不行,你寫到假你自己都寫不進去,這種假必須要有一種藝術標尺。就像一個人她因為一句話和她婆婆生氣,她就要上吊,但是在真實當中這是不可能的。

  主持人:道理很簡單,但是孫老師給我們分析得精彩紛呈。

  一出版家把《陳州筆記》和《聊齋志異》并列,我很沾沾自喜

  主持人:看得出這個創造的過程您很滿足,很幸福。這么多篇里您個人比較滿意哪篇?

  孫方友:最滿意的作品也說不了,要用謙虛的說法就是我滿意的作品還沒寫出來,像我的《女匪》、《泥興荷花壺》等等,我自己滿意的有100多篇,還有個出版社要出《陳州筆記》精選集,《陳州筆記》出來以后,北京一個民營出版社老板看到了,他從頭到尾讀到尾,他說這是真東西。前天上海華東出版社一個老總給我來電話,他在飛機場等飛機的時候買了一套,作為一個出版家他能買這個東西很不容易,他說這是從《聊齋志異》以后不可多得的好作品,這個老總這樣說叫我心里有點沾沾自喜。

  神奇的泥興荷花壺,有我的生活積累

  主持人:讀過孫老師作品的讀者都會得出個結論,孫方友是陳州奇人。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拜讀了您的《陳州筆記》發現您很神奇,把您的故鄉陳州也描繪的很神奇,一位網友叫“喵嗚”的說,他很喜歡看你的傳奇小說,特別是有篇叫《泥興荷花壺》的,讀完后的感慨都還記得,這個是什么樣的故事?

  孫方友:這個故事大約有30多部書都深入到《泥興荷花壺》,這個《泥興荷花壺》非常簡單,就是我們陳州有泥興壺屬于貢品,后來段祺瑞來到陳州以后要買泥興荷花壺,這個時候就按照給宮中挑壺的手續給他挑,他敲的時候用一種音樂型的,就像敲鋼鐵一樣敲《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像一個音樂家一樣那種境界,他挑到最后就剩一壺,就把這把壺,這個壺最后就送給段祺瑞了。他說這壺是寶壺,可以保主人一命,段祺瑞不信,那個人說你打一槍它斷一個眼,然后段祺瑞叫人打個一槍,那個壺就破了一個眼, 陳三關說這個寶已經破了。但是它也是生活中的,挑壺這個程序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參加過一個宣傳隊,當時這個宣傳隊里面有一個毛哥,他創造了一個伴奏,然后他用這幾十個碗敲出了鋼琴之音。

  主持人:就像在聽傳奇故事一樣,太過癮了。泥興壺是奇的,泥興壺的挑壺程序也是奇的,然而更奇的是陳三關主人公的精神和氣節。他是一個普通的匠人,傳奇般的行為和心胸。特別是機智的應對,令人回味綿長啊!為什么都是陳州的故事呢?

  又一珍貴大獎:冰心第一,孫方友排第二。王蒙排第三

  孫方友:因為它這個一是地域文化,我在那里生活了幾十年,我寫第一篇小說就是在太昊陵前面。再一個,好些事也不一定是陳州的,但是有一些素材要把它寫進陳州,所以就寫了陳州。不過當時寫的時候還沒有陳州這個概念,一開始陳州就是筆記小說,包括后來轉載的時候都是零零散散的一些,后來寫的多了都是放在陳州。

  主持人:也就是剛開始并沒有“陳州筆記”的概念?

  孫方友:對。

  主持人:那怎么又有了?什么時候有的?

  孫方友:1992年的時候,1988年《百花園》選刊的時候編輯說你給我寫幾篇小小說唄,我說我不會寫呀,后來他非要求我寫,就寫了一篇《捉鱉大王》,后來就獲得了獎,據說這個獎很珍貴,冰心第一,我排第二。王蒙排第三。第一篇就寫這個,我覺得很順手。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商都網 2009-09-0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