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王振羽: 六朝松下讀書忙

2013/7/29 17:08:10 點擊數: 【字體:

王振羽: 六朝松下讀書忙

    王振羽,筆名雷雨,中國作協會員,江蘇作協理事,現在某大型出版傳媒集團為稻粱謀。出版有《漫卷詩書》、《書卷故人》、《江南讀書記》和《龔自珍傳》、《江南彩衣堂》、《梅村遺恨》、《詩人帝王》等。

    真是有點不敢相信,驚回首,鄧小平開啟的改革開放時代已經走過三十年的卓絕歷程。在1978年,我到離出生地的村莊十幾里遠的鎮上讀書,開始艱難的要上大學的夢想之旅。十年之后的1988年,我來到揚子江畔的石頭城的六朝松下讀大學,在當時的大學校園里,流連在成賢街的南京圖書館,當然還有自己母校的孟芳圖書館,如饑似渴,廢寢忘食,開始了堅持至今的閱讀生涯。1998年時,我已是一位而立之年的小小公務員,混跡在所謂的官場,但午夜夢回,念茲在茲,須臾不能忘懷的還是來自書本上的一些精神資源的支撐。我應該坦率的承認,是一些文本所提供的滋養,一些來自于紙上的教誨,讓我在這樣的時代,還算聊以自慰的走著自己的路。閉上眼睛,回想起來,閱讀過的一些給我心靈支撐的圖書,如同故人一樣,一一浮現在我的眼前。

    我至今難忘在大一時,閱讀《平凡的世界》的情景。班上有一個讀書會,在小營操場的燈光下,共同看路遙的這本書,孫少安、孫少平兄弟兩個的命運讓我們這些來自鄉土的農家兒郎感同身受,引起強烈的感情潮汐。

    也是大約這個時候,我曾傾注了大量的精力來研讀賈平凹的作品,蔡玉洗先生在《鐘山》編發的賈平凹的《商州初錄》,這種筆記體的風格,文白夾雜的文風,尤其是他對鄉野山川的傳神描畫,令我心馳神往,多次萌發沿著自己家鄉的河流進行田野考察的強烈沖動。而我最為喜歡的賈平凹的小說則是《浮躁》,這個主人公的名字叫金狗的人物,我至今認為是賈平凹眾多小說世界中很難被忘卻的人物形象之一。雖然,后來的《廢都》名氣很大,《秦腔》在今年還得了茅盾文學獎,但我頑固地認為,賈平凹最好的小說還是他的《浮躁》,小說揭示了這個時代的主要特征,如果說不是唯一特征的話!

    我還想說到的一個同樣來自西北的作家是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這部小說顛覆了或者說修正了許多似乎很主流但似是而非的結論,以其磅礴之勢而成為洛陽紙貴的小說經典。

    我是在八十年代末期才開始閱讀高陽的小說的,尤其喜歡他關于清朝的小說。這位高產的生活在臺灣的歷史小說家,儒雅的文風,淵博的學識,對歷史情景的入微的體貼,簡直達到無人企及的境界。他寫的《慈禧外傳》,讓我開始懷疑歷史教科書上的武斷和野蠻,而慈禧這個人物,也遠非我們所想像的那樣無能粗俗毫無政治家的風范。雖然,最近戴逸先生的重要文章《光緒之死》已證實光緒的確是被下毒致死,但是,高陽的許多考證功夫還是很值得稱道,他的《關于清朝皇帝》、《同光大佬》等作品,即使作為史學文章,也不是許多所謂的歷史學教授和博導們所能企及的。高陽的《李娃傳》、《曹彬大將》、《金縷鞋》、《金色曇花》等歷史小說,也都是不可不讀的經典。

    黃仁宇的名氣之大,實在不需要我來啰嗦饒舌。但是這樣一位史學家,因其看起來很不合乎史學規范的《萬歷十五年》而走紅,至今盛名不衰。歷史居然可以這樣來解讀?歷史文章也可以寫得這樣山山水水氣象萬千?這樣的手法,這樣的研究路徑,這樣的視角,對大陸許多經受了“文革”十年禁錮或者說更長時期蘇聯教條束縛的學者來說,簡直就是大逆不道左道旁門。但是因黃仁宇的這本書,簡直掀起了一場革命。金沖及先生的《大轉折:1948年》,我們多少也能看到受到黃仁宇影響的痕跡。通過《萬歷十五年》,我們知道了張居正、海瑞、李贄等人,當然更注意了這樣一位皇帝在那樣的國家機器之下的無聊生活。

    我一直遺憾茨威格這樣的作家去冒險寫小說,他如果不寫小說該有多好啊!這位三流的小說家卻寫出了一流的傳記作品和影響深遠的紀實作品,在他眾多的圖書中,我最想提及的是他的《人類群星閃耀時》。諸如馬賽曲、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列寧的回國、托爾斯泰之死等等事件,不是連篇累牘東拉西扯,而是選取重要的歷史事件、人物,把大量資料了然于胸,裁剪得當地給以表現,以靈動的文字展現出來。這樣的文字,我堅信具有穿越時空的永恒魅力!

    房龍在中國大陸在備受歡迎當然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郁達夫等一代大家對房龍都有很高當然也是很中肯的評價。房龍的《寬容》一再出版,熱銷不減。他的《房龍地理》,還有一系列傳記也是大家都很喜歡的好書。《房龍地理》,是相當精彩的人文地理讀本,雖然現在的版圖和國家與房龍當年寫作此書時相比,已經大相徑庭,但這位老先生充滿智慧和風趣居高臨下舉重若輕的文字,還是讓人忍不住的喜歡。

    關于錢鐘書和楊絳的話題似乎已令人厭煩了。楊絳老先生以望百的高齡不斷推出新書,如《我們仨》、《走到人生邊上》。實際上,楊絳這位來自江南的知識女性雖然和錢鐘書有著令人羨慕的愛情生活,但是她對人世的觀察,她對自己研究能力的自信,她對自己在文學上的才華,還是相當自信和自負的,正因為她不甘于依附錢鐘書,其《干校六記》和《洗澡》也是卓爾不凡,傲然于世。但我還是要說,楊絳的引人注目,還是繞不開錢鐘書,而錢鐘書的《圍城》在八十年代末期則像出土文物一樣,因黃蜀芹的同名電視劇的熱播而風靡一時,好評如潮。《圍城》熱銷,成為當時的一種文學象征。王振羽【原標題:王振羽: 六朝松下讀書忙】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深圳晚報 2008-11-2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