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粉仙的公爹公婆常年有病。公婆長期患有心絞痛,1984年又被確診為肝癌。張粉仙床前床后,盡心伺候,老人吃飯不方便,她就一勺一勺的喂,替老人洗臉、梳頭、洗臟衣服,自己不舍得花錢卻毫不猶豫給老人買營養品。粉仙還經常為老人剪指甲,幫著擦洗身子,老人的衣被常洗常曬常替換,從不叫老人穿臟衣服蓋臟棉被。公爹患有前列腺疾病,當時道路不通,他和丈夫抬著到七八里外的下關醫院看病,為了治好公爹的病,她四處求醫,甚至到新密、洛陽等地找偏方。公爹病情加重,排尿出現困難,年紀大不易做手術,就安裝了導尿管。張粉仙按照醫生的要求,每隔15天就用架子車拉著公爹到醫院換一次導尿管,風雨無阻,一直堅持了多半年。主治醫生為她的孝心所感動,就破例給她傳授了導尿管安裝技術。
自從公爹、公婆去世后,張粉仙既要帶自己的四個孩子,又要照顧三個傻子小叔,還要忙地里的農活。三個傻子小叔都是從小患癲癇病,先后變成了傻子,沒有任何思維能力。他們不知道洗臉,張粉仙每天給他們洗臉、洗頭、洗手。兩個小弟不會系扣子,粉仙親自給他系扣、束腰帶。他們的腳臟了,粉仙就給他們洗腳、剪指甲;他們頭發長了,粉仙用手推剪給他們理發、刮胡子;他們不知道吃飯,粉仙把飯盛到碗里,把饃湯交到手里;他們經常屙褲子尿床,粉仙給他們洗洗涮涮;他們生病了,粉仙把藥放到他們嘴里,看著他們吃下;傻兄弟走失了,粉仙到米河鎮、大峪溝鎮、站街鎮尋找他們的次數記都記不清了。幾十年來,張粉仙從來沒有出過遠門,即使回娘家或到鎮上趕集,也總是早上去中午前回,從來沒有在哪兒隔過夜。
為了一家人不餓肚子,張粉仙春天去捋楊葉,夏天去摘槐花、挖野菜,山溝里、土坡上,凡是能吃的羊角葉、灰灰菜、豬耳朵(一種野菜)等幾乎全部吃遍。她承包了8畝地,地塊小,產量低。為了種好地,她養了兩頭牛,還養豬積肥,學會了用牛犁地、耙地、播種,用石磙碾場打麥,掌握了男勞力的勞動技能,千方百計把自家的農田種好。搞好家務的同時,粉仙還學會了編荊排,夜以繼日地干,最多的一年可以賺1000多元錢。她還到附近的采石場給人家干活裝車,學會了打炮眼放炮,一月的收入也能達到幾百元。繁重的體力勞動使張粉仙患上了坐骨神經疼、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2011年3月,丈夫牛廣寅不幸去世,更是為張粉仙的生活雪上加霜,但她一直強撐著全家的一片天。
年以來,張粉仙的突出事跡先后被河南電視臺、《鄭州日報》、《鄭州晚報》、鞏義電視臺、《鞏義報》等新聞媒體進行了多次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的反響,成為廣大群眾學習的榜樣。2005年,張粉仙被評為鞏義市“十佳文明市民”,2006年被評為鄭州市“文明市民標兵”,2008年被評為鞏義市“十佳文明市民”,并獲得“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提名獎。2010年12月份,獲得“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好人。【原標題:張粉仙簡要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