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中國動物學界開山大師《秉志文存》

2013/9/18 15:09:32 點擊數(shù): 【字體:


    1920年,著名動物學家秉志先生受南京高等師范學校農(nóng)科主任鄒秉文先生之聘,自美國回國任教。其時,在中國治動植物學者,多集中于大學或高等學校的博物系,教學和研究皆甚膚淺,偶有動植物標本陳列,卻極其簡陋,多數(shù)還是自日本購來,而于我國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少有探求。秉志回國,意在推行現(xiàn)代生物學研究,首先在該校設立生物系,此系中國大學中第一個生物系;復又創(chuàng)建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自任所長,是為中國生物學研究機構之始。所內(nèi)設動物、植物兩部,秉志兼任動物部主任,植物部則由植物學家胡先骕先生主持。生物研究所成立伊始,條件極為艱苦,秉志先生為倡導研究,不遺余力。以極少經(jīng)費,采集標本,購置圖書,添置儀器,創(chuàng)辦刊物,于是大學之學子,有學習鉆研動植物學機會。至抗日戰(zhàn)爭之前,由該所培養(yǎng)或訓練的生物學家,計有百余人。當時在中國治動物學者,幾乎都是出自秉志門下,誠不愧為中國動物學界的開山大師。生物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大多刊于本所之專刊,該刊與世界各國五百余處研究機構相交換,使歐美各國生物學界,對中國生物學漸有認識,有謂中國人研究能力甚強,頗致敬佩。生物研究所為中國科學贏得地位,這不能不歸功于秉志先生卓越之精神和毅力。

    在生物研究所發(fā)揚光大之時,由其孳乳,1928年,有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之創(chuàng)建,以紀念著名教育家范靜生先生,秉志兼任所長;1929年秉志又協(xié)助創(chuàng)辦中央研究院自然歷史博物館(后改名動植物研究所),及中山大學農(nóng)林植物研究所;此后廬山森林植物園、云南農(nóng)林植物研究所,則屬再傳之薪。諸多研究機構的建立,為中國生物學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幾乎與此同時,廈門大學生物系、青島大學生物系也在秉志的擘劃之下成立。有此輝煌燦爛的業(yè)績,一方固然是同仁的努力,一方還是秉志先生指導有方。前輩先賢德業(yè)事功,當垂史冊。1935年胡適評價曰:“在秉志、胡先骕兩大領袖領導下,動物學植物學同時發(fā)展,在20年中,為文化開辟出一條新路,造就了許多人才,要算在中國學術上最得意的一件事。”

    秉志先生系1909年第一批庚款留美學生,先入康奈爾大學,學昆蟲學,獲博士學位,后往韋斯特解剖學和生物學研究所,從事脊椎動物神經(jīng)學研究。秉志為在中國開創(chuàng)動物學研究事業(yè),廣泛涉獵,鉆研動物學各分支學科,終在神經(jīng)學、解剖學、生理學、形態(tài)學、分類學、古生物學諸領域皆有較深造詣。在五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發(fā)表科研論著近七十篇、冊,為各學術領域的發(fā)展史留下重要篇章。

    秉志先生桃李滿天下,其中杰出者,有伍獻文、王家楫、楊惟義、壽振黃、張孟聞、盧于道等,余忝為伍獻文先生門墻,屬再傳弟子,然余生也晚,未曾親炙教益,但從先師的訓喻當中,獲悉先生不僅功業(yè)至偉,且道德純粹,忠信篤敬,令人極為欽佩。20年前,嘗襄助先師編輯《秉農(nóng)山詩存》,又得讀先生詩作,對生平事跡更增了解,對先生德業(yè)事功更生景仰。

    秉志先生,字農(nóng)山,原名翟秉志,1886年生于河南開封,幼承庭訓,究心文史,17歲嘗中舉人,科舉廢除,入京師大學堂(即今北京大學)預科學習,畢業(yè)后遂往美國留學,其時,中國積貧積弱甚久,在“科學救國”的感召下,選擇科學為終身職業(yè);在美康奈爾大學期間,與留美同學任鴻雋、趙元任等共同發(fā)起編輯《科學》雜志,組織中國科學社,以提倡科學,介紹科學于國人為宗旨。先生本此宗旨,在科研之余,寫有科普著作近五十篇、冊。

    先生開創(chuàng)生物學事業(yè)之所以獲得成功,實是其有高尚的道德品格與治學育人的真正科學精神。此再引先生同時代學人、著名地質學家翁文灝先生于1933年所言,更為貼切。其云:

    如果中國有科學家,立身行己,處事接物,表現(xiàn)出真正科學精神,足以引起社會的景仰與效法,他的影響是很大而很好的。中國科學興起甚晚,這樣的人物當然還不容易產(chǎn)生,但是我們也不是沒有很可佩的人。例如秉志先生,不但是生物學著作等身,而且二十年來忠于事業(yè),從不外鶩。學校散了,沒有薪水,他一樣的努力工作;經(jīng)費多了,他也是這樣的努力工作。標本所得,他便盡力研究,研究有所獲,他從速發(fā)表。他的工作只求一點一滴的進益,并不追求鋪張揚厲的虛聲。這都是真正科學家的態(tài)度。他對于后起的學者,不但盡心指導,而且盡力的拿好的材料給他做,甚至分自己的薪水幫助他。因為有他這樣的人格,所以養(yǎng)成中國許多動物學家,莫不仰為宗匠。

    先生熱愛祖國,珍視民族氣節(jié)。抗日軍興后,因夫人重病臥床,而滯留孤島上海。先生改名蓄須,堅決不為敵偽所用。在社稷傾覆、生靈涂炭的民族危難之際,為鼓勵國人奮起抗日,以“驥千”、“伏櫪”為筆名,在報刊發(fā)表文章,揭露敵人罪行,并寫有《生物學與民族復興》、《竟存論略》、《科學呼聲》諸書稿;為了教育后人,他又寫了《師鑒》、《過庭憶錄》、《訓子女書》等著作。此時,先生還開始了吟詠,直至晚年,得詩二百余首。先生詩作出語圓潤溫厚,言簡意遠,亦足以傳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生得到新政府的禮遇,被邀參加全國政協(xié)會議,被選為河南省人大代表及全國人大代表,積極出席有關會議,但先生更加珍惜新社會給他帶來的良好的研究條件,雖然不再擔任領導生物學的重任,而其本人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研究未曾中輟,以實驗室為家,夜以繼日地工作,對鯉魚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發(fā)表論文十余篇,并完成《鯉魚解剖》、《鯉魚組織》兩部專著。在致友人書札中有言:“志以數(shù)十(年)專攻動物學,既是科學,即不能不終身以之,今日朝夕鮮暇,亦是自然之勢,唯有割舍一切,以求無負初心而已,然此猶恐不免落后也。”先生淡泊名利,以為天下最有價值之物,即是學問,勢位和金錢都不足與學問相比,勢位和金錢都終將喪失,唯學問可以長久。先生的一生都在追求學問。

    今先生文集,經(jīng)翟啟慧、胡宗剛兩先生編輯,即將付印,海內(nèi)外學者,當可窺其全豹。余學識谫陋,本不敢序先生文集,因念《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聊志景仰之意云耳。 (《秉志文存》將于2006年8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文為該書序言,標題為編者所加。)【原標題:中國動物學界開山大師《秉志文存》】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科學時報 2006-7-20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秉志:第一位獲美國博士的中國學者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河南農(nóng)家樂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吳氏網(wǎng) 秦氏網(wǎng) 中華舒氏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wǎng)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wǎng)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秦腔戲曲網(wǎng) 中國晉劇藝術網(wǎng) 揚州揚劇網(wǎng) 梨園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