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起殘存的一段右臂,揮了揮衣袖上鮮艷的“中國紅”,金牌照亮了許慶的笑臉。16年的坎坷人生,在這一刻迎來新的起點。
1992年9月,許慶出生在平頂山市。1998年,一場車禍讓6歲的許慶雙臂截肢。1999年,母親和冬梅帶著許慶到武漢購買假肢時,遇到一位殘疾人乒乓球世界冠軍,他建議許慶參加一項體育運動,并問許慶喜歡什么運動項目,小許慶頑皮地回答:“我喜歡洗澡。”就是這樣的一句無忌童言,改變了這個“折翼天使”的命運。
母親決定讓許慶嘗試游泳,但第一次面對泳池,小許慶害怕了,說什么也不肯下水。許慶的啟蒙教練、平頂山市體校的馬云鵬為許慶專門制定訓練方案。碧波之中,小許慶艱難“啟航”。
很快,許慶的才華在泳池中展現出來。他在省殘運會、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摘金奪銀的表現,讓國家隊教練張鴻鵠眼前一亮,把他召入國家隊。2004年,12歲的許慶成了雅典殘奧會中國代表團年齡最小的隊員,并獲得了一個第九名。雅典殘奧會后,備受鼓舞的許慶又在遠南運動會、世界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收獲多枚金、銀、銅牌。
任何競技訓練都非一帆風順。備戰北京殘奧會的過程中,許慶的狀態曾一度低迷,甚至失眠。張鴻鵠就經常陪他聊天。教練的話為許慶排解了壓力,在訓練中他更加刻苦,成績不斷提高,終于迎來了北京殘奧會上的收獲時刻。
盡管失去雙臂,但仍不能阻擋許慶對生活的熱愛,他用雙腳可以熟練操作電腦、上網沖浪。“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擊!”在他的QQ個人說明中,許慶引用了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的這段名言。【原標題:“折翼天使”泳池新生 許慶:可被毀不可被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