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不敢談及殘奧會獎牌目標的許慶已經在“水立方”連得三金。
十六歲的許慶說,“這屆殘奧會最大的收獲就是我終于相信自己了,以后的生活,再也沒什么可怕的。”
今晚是“水立方”今夏的最后一場狂歡,兩天前已經在男子五十米蝶泳中拿到一枚金牌的許慶依然感到壓力巨大,“我很早就給家里人買了今天決賽的票,希望他們能看著我奪冠,但是上午的預賽我游得很不好。”
然而許慶終于成功。
男子五十米S六級決賽中,許慶從入水后就保持較大優勢的領先,直到最后的觸壁。奪冠后,所有的人都看到徐慶從水中高高地躍起,興奮地拍打著水面,比他奪得第一枚金牌還要激動。
然而許慶的激動尚不能結束。
此后的四乘五十米接力,他再次與隊友一起出現在比賽場,并憑借出色的發揮,以破紀錄的成績為自己贏得了第三金。
幸福的許慶賽后說,“我父母今天看到我拿到了兩枚金牌,這一切太美妙了,我真希望比賽能再多幾天。”
如同殘奧會上的其他選手一樣,許慶的殘臂背后也有個令人唏噓的故事,但這位清秀的花季少年講來卻異常平靜從容,“六歲那一年,我坐在摩托車后面,一輛大卡車試圖超過我們的摩托車,但是卻把我們卷到車輪下面了……”他說,“后來第二年,我的父母經人介紹,帶我到武漢的一所醫院去配假肢,那個醫生從前也是一位殘疾人運動員,她當時就問我,‘你喜歡什么啊?’我就回答,‘我挺喜歡洗澡、玩水的。’于是我就被介紹給一位教練,開始練習游泳了。”
但事實上,眼前平靜自信的許慶曾經也有很多懼怕,“第一次下水總是很怕的,因為根本就不會游泳。兩米深的池子,我從來沒有到那么深的水中去過。”許慶說,“我最先學會的是蛙泳,健全人用兩臂劃水換氣呼吸,我只能靠腰部的力量,游起來肯定要比一般人慢,而且經常嗆水,但是你要堅持住,慢慢來。”
與身體上的磨練相比,心理上的懼怕令許慶更加難忘,“像我們這種肢體殘疾的人,第一次裸露肢體的時候是有非常大壓力的,你可以想象我第一次身穿泳褲出現在泳池邊的樣子。內心是非常怕被別人用異樣的眼光去看的。”
然而眼前的許慶,右肩上卻有非常醒目的紋身,“后來慢慢習慣了,關鍵是自己的進步讓我變得自信了,過了那一關,我越來越喜歡水了,覺得自己就像一條魚。這個紋身就是一條魚,我覺得有它在我肩上,我會游得更快。”
為了能夠參加殘奧會,許慶在所在的平頂山體育運動學校辦理了休學兩年的手續,準備參加完殘奧會再回學校繼續念完高中三年級的課程。“將來做什么,我還沒有考慮過。”許慶說,“因為下一屆倫敦的殘奧會,我還要參加!”
許慶在賽前曾經回避獎牌目標的問題,“那時候真的不敢想,即便自己訓練中成績不錯,但是就怕比賽時游不好,所以真的不敢有具體想法。”他笑著說,“但是現在不同了,我看到了我也可以的,以后我都不再害怕了。”(完)【原標題:人生傳奇:三金許慶 無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