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務院參事牛文元教授在第十三屆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科技創新與城市管理論壇”上作主旨發言。 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焱 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8日訊(記者 李炎) “中國在未來發展的進程中一定會產生像唐朝的長安那樣令人矚目的 世界成市 。”5月28日上午,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務院參事牛文元教授在第十三屆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科技創新與城市管理論壇”上說道。
“世界城市”不靠投票來決定
牛文元表示,以中國現有的實力,再過20年,中國經濟體將至少與美國持平,甚至超過美國。這意味著在未來2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和實力將會占據全球的20%以上,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成就。因此在本世紀初,他和他的團隊就考慮到,中國在未來發展的進程中一定會產生像唐朝的長安那樣令人矚目的“世界成市”。
牛文元認為,“世界城市”不是靠投票來決定,而是通過人們內心感受和實際感覺來承認的一種城市形態。今天,北京正式提出把“世界城市”作為自己的目標和未來的要求,是十分富有遠見的。
北京建設“世界城市”既有優勢也有不足
他同時指出,“世界城市”的形成是有條件的,不是哪一個地方想建就可以建成的。“世界城市”至少要達到四個方面的標準:具有千萬級的的人口數量,萬平方公里以上的空間規模,經濟強度、社會成熟度、全球化程度、國際影響力、地緣領導能力、文化歷史底蘊等綜合實力的總評價居于世界前列;全要素勞動生產率、真實儲蓄率、投入產出率、資產負債率、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居于世界前列;擁有領先、促進、引導世界發展趨勢與創新水平的巨大能力;具有適應國際化發展的制度優勢、社會優勢、生態優勢和文化優勢等因素。
牛文元提出,“世界城市”要綜合體現國際地位、經濟地位、金融地位、貿易地位、文化地位,還要具有全球公認的創新能力、領導能力、示范能力、包容能力和服務能力。他說,“世界城市”包括五流,即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資金流和人才流,要成為集知識、研發、制造等為一體的全方位財富高端。牛文元認為,對照這些標準,北京既具有優勢,也存在不足。“世界城市”這個目標的提出是“自己給自己加碼”,實行起來既需要時間,也需要個方面付出極大的努力。
北京建設“世界城市”要實現五大“革命性轉移”
牛文元指出,北京建設“世界城市”要實現五大革命性轉移。
其一,從傳統型業態向現代型業態的革命性轉移。
其二,從實體經濟向服務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革命性轉移。牛文元表示,雖然北京現在第三產業占比70%以上,但并不表示北京的服務經濟進入了較高的水平。北京仍然還是以傳統型的服務業為主,仍然達不到“世界城市”的要求。
其三,從末端產品向源頭創意產品的革命性轉移。牛文元認為,北京現在還沒有世界公認的品牌和產業,更沒有世界公認的標準,與“世界城市”的要求還相差甚遠。
其四,從打造名牌向創造標準的革命性轉移。
其五,從“國家城市”向“世界城市”的革命性轉移。
“三個北京”擴展為“六個北京”
牛文元指出,實現“世界城市”的動力元素,就是“智慧北京”+“虛擬北京”;實現“世界城市”的質量因素,就是“綠色北京”+“零碳北京”;實現“世界城市”的公平元素,就是“人文北京”+“良治北京”。這“六個北京”實際上就是以前提出的“三個北京”,即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擴展。
牛文元認為,關注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北京通向“世界城市”的基本途徑;充分借助物聯網、傳感網等新技術實現多領域的智慧管理將是北京邁向“世界城市”的基本標志。【原標題:牛文元:中國將再現唐朝長安式的"世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