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由中共唐河縣委宣傳部主辦,南陽市作家協會協辦,針對金少庚新近出版的《夢魘三部曲》(長篇小說《母親的村莊》、散文卷《秋夜夢魘》、詩歌卷《雨夜夢魘》)展開研討,對作品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夢魘三部曲》寫法魔幻,情節曲折,故事懸疑,語言生動,承載著中原鄉土沉重的歷史,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同時,也對作品存在的問題展開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討。
趙陽主持研討會。劉明杰致辭。
情節跌宕起伏
李天岑認為一部小說,最重要的就是故事、人物和語言,而金少庚的作品“情節曲折,語言生動,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具有很強的駕馭能力”。“一個作家動筆之前要考慮清楚,動筆之后要打醉拳,金少庚的《母親的村莊》做到了,他寫得生動、大膽,敢直面現實,直面生活。”
秦俊點評金少庚的《夢魘三部曲》構思奇巧,鋪墊得好,在寫小說的南陽作家群中名列前茅。殷德杰認為,金少庚編故事的能力特別強,懸念一個接一個,在南陽是第一流的,令人不忍釋卷,欲罷不能。
筆觸真實感人
周同賓認為,關于生活、社會、世界、人生,作者有很多話要說。一個作家,如果無話可說,就江郎才盡,要封筆了。金少庚熟悉并熱愛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的作品有生活的溫度、情感的熱度、思想的深度,有親和力、感染力,有內涵。
廖華歌深情地說,金少庚的字里行間透露出“溫暖的艱辛,艱辛的溫暖”,他的作品關懷的是蒼生,寫得很深刻,讀他的文字,就是在讀他的靈魂,讀他的心,他有一顆寬厚、從容、理解、善良、憐憫的心。薛繼先評價金少庚的詩有質感,有硬度,可觸摸。
帶有魔幻色彩
河南省作協名譽主席田中禾,在《母親的村莊》封面這樣評價:“《母親的村莊》承載著中原鄉土沉重的歷史。魔幻與現實的交融,傳奇與人性的疊印,演義色彩和濃郁的生活氣息,使這部作品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行者認為,金少庚的作品是莫言與金庸、現實與玄幻、社會小說與武俠小說的雜交。作品試圖反映歷史,表達現實,直達人生最根本的問題,比如生死。“《母親的村莊》是一部帶有魔幻色彩的懸疑小說”,殷德杰說,這標志著南陽文壇一種新的文體、新的創作風格的出現,是文壇的一匹黑馬。在宋云奇看來,金少庚的作品寫法新鮮,與眾不同,自成風格,具備了成為大家的潛質。
研討會上,作家們也對《夢魘三部曲》存在的一些欠缺,如背景的交代、細節的處理、邏輯的真實等,提出中肯意見。
充滿鄉土氣息
金少庚的作品充滿了鄉土氣息,寫的是農村題材,關注的是農村和農民,村莊味很濃。李天岑評價《母親的村莊》生活氣息濃厚,是一部有分量的好作品。作者潛力很大,希望很大,在文學創作上一定會有更大的突破。景文栓在研討會上說,金少庚的《夢魘三部曲》,無論是詩歌、散文,還是小說,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都來自于同一個題材,語言樸實,可讀性很強,很容易引起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們的共鳴。孫曉磊認為,人的精神家園都在鄉村,關注鄉村就是關注生活。【原標題:金少庚“夢魘三部曲”作品研討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