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名瓷之首:汁瑩音潤汝州瓷

2013/10/8 16:51:20 點擊數: 【字體:

    汝瓷是我國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瓷之一,因產于汝州而得名。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汝窯的工匠,以名貴的瑪瑙入釉,燒成了“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典型特色的汝瓷。
  
    據有關資料記載:汝官瓷燒造于宋哲宗元年到宋徽宗崇寧五年(公元1086~1106年)的20年間,宋、金戰亂時,皇帝不愿汝瓷落入金兵之手,將官窯全部填埋,并將會燒制汝瓷的能工巧將全部帶到南方。這樣一來,當時的汝瓷至今留在世上的可謂鳳毛麟角,僅有65件,這65件文物目前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上海、英國、日本的博物館,每一件都堪稱稀世之寶。據說,上海博物館現存有4片汝瓷片,每片10萬元也不賣。國內著名陶瓷專家題詞道:“汝瓷瑰寶,天下第一”,“雨過天晴云破處,汁瑩音潤汝州瓷”。可見汝瓷之珍貴。
  
    汝窯瓷器一般都較小,盤、洗、碗等口徑一般在10-16厘米之間,超過20厘米的極其個別,超過30厘米的幾乎沒有,故有“汝窯無大器”之說。南宋以降,更因汝窯傳世作品稀少,而釉色獨特,后世對于汝窯瓷器又有“宋瓷之冠”美譽。汝瓷是唯一一個會“呼吸”的瓷器,在它的釉面上布滿了像人皮膚的毛孔一樣的氣孔。也就是俗稱的蟹爪紋,這也是鑒定是不是汝瓷的最重要特征之一。這一特征是任何其他窯口所不能企及的,后仿者更是望塵莫及。北京故宮原有汝窯瓷器21件,后撥交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在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前身)一件,現在數量為20件。另外,中國國家博物館2件(包括故宮撥交)汝窯瓷器,天津博物館2件汝窯碟,吉林省博物館有一件有傷,邊口鑲銅的汝窯水仙盆。

  青如天

  汝官窯以天青釉色為主。但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觀察,顏色會有不同的變化。平常體會,在明媚的光照下,顏色會青中泛黃,恰似雨過天晴后,云開霧散時,澄清的藍空上泛起的金色陽光。而在光線暗淡的地方,顏色又是青中偏藍,猶如清澈的湖水。究其原因,是汝瓷瑪瑙入釉而致使釉面產生的不同角度的斜開片和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氣泡對光照的不同反射而產生的不同效果。

  面如玉

  汝瓷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贊譽。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云破處”之美妙,釉面滋潤柔和,純凈如玉,有明顯酥油感覺,釉稍透亮,多呈乳濁或結晶狀。其釉面撫之如絹,溫潤古樸,光亮瑩潤,釉如堆脂,素凈典雅、色澤滋潤純正、紋片晶瑩多變為主要特征。視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

  開片紋

  汝瓷開片堪稱一絕,開片的形成,開始時是器物與高溫焙燒下產生的一種釉表缺陷,行話稱崩釉。汝窯的藝術匠師將這種難以控制的、千變萬化的釉病,通過人為操作轉換為一種自然美妙的裝飾,而且控制得恰到好處,可謂巧奪天工的絕活。釉面開片較細密,多呈斜裂開片,深淺相互交織疊錯,像是銀光閃閃的片片魚鱗,或呈蟬翼紋狀,給人以排列有序的層次感,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稱。北宋時汝瓷器表常刻“奉華”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榮記。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庫所藏,視若珍寶、與商彝周鼎比貴。被稱之為“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18道工序

  汝瓷的瓷胎是由10多種礦石粉碎,經過80目、120目羅三次過濾,并用磁石把其中的鐵吸出后,和成泥漿,然后將泥漿灌入模子形成的。瓷胎晾干后,要打磨三次,使其光滑。接著進行素燒10個小時,素燒溫度是800℃,出來后再打磨兩次。將素燒出的瓷胎上釉、晾干,再燒13個小時便成。詳細工序有18道。其燒制過程主要是先氧化后還原的過程,在將近1300℃的還原氣氛下,將三氧化二鐵的氧奪走一部分,生成一定量的二氧化鐵。不過,每窯的成品率只有17%,上等品一窯難出幾件。
  
    保養:把玩時應將汝瓷內外洗凈,避免有油污接觸汝瓷;使用時可用養壺筆沾茶汁滋潤汝瓷表面,欣賞汝瓷表面蟬翼紋之逐漸形成和變化,長期使用后紋理更具古韻;使用后,應將茶渣清除干凈,即用清水沖洗晾干;在未使用時,可靜置于干燥、清潔的雅室之內。
  
    收藏:選通風良好、干燥、清潔的雅室擺設;經過細心養護和把玩,汝瓷會漸顯靈性,其蟬翼紋的變化更是獨一無二;汝窯器不可長期閑置,須時常使用,方可觀賞其紋理與茶合為一體的美學變化,賞心悅目;藏者可用心去感受汝窯的文化精髓,化泥土為永恒,品味極致美學典范帶來的愉悅。【原標題:名瓷之首:汁瑩音潤汝州瓷】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江南時報 2013-09-11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汝帖今昔話情結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