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將不怯死以茍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三國志?魏書》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少數民族革新家。
在位期間,他實施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民無田的現象,使國家的直接經濟收入不斷增加,尤其是他順應民族融合的歷史潮流,推行文治,進行漢化,縮短了北魏封建化的進程,加速了民族之間的融合,促進了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在孝文帝以前,北魏王朝仍然保持著野蠻掠奪的遺風,官吏沒有俸祿,由他們隨心所欲地貪污聚斂。太和三年(479年),孝文帝的祖母馮太后曾采取嚴厲的措施想煞住貪污風,但由于沒有法規,投機僥幸者仍然多如牛毛。太和八年孝文帝頒布詔令,“班百官之祿”,即按品第高低發給官吏一定的帛與粟作為俸祿。
孝文帝進行改革,對官場腐敗之風,實行班祿制,對貪污的官吏嚴懲不貸, 將原來舊法中規定“枉法十匹,義臟二百匹,大辟”改為“義臟一匹,枉法不論多少,皆死”,此法頒布以后,40多個守宰官員一律被處以死刑,對吏治的清明起到了一定的威懾作用。
但后來又“哀矜庶獄,至于奏獻,率從降恕,全命徒邊,歲以千計”由嚴法變成了寬刑。 (摘自林巖、王蔓編著的《中國古代廉政文化集粹》)【原標題:北魏孝文帝實行肅貪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