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精密銅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在每一個鏡頭面前,他都不需要任何準備。他喜歡自然呈現。他的笑容異常放松,看起來沒有一絲雜質和隱憂。
我的一位專職攝影的同事,給數百位有影響的企業家拍過照片。在我的這位同事眼里,“李長杰是最透明的、最放松的、最悠閑的”。
金龍銅管是空調與制冷銅管的全球霸主,資產45億元,員工近萬人。銅價說變就變,按照常理推斷,作為掌門人,63歲的李長杰可能會異常繁忙甚至焦頭爛額。
他生產出了中國唯一能參與國際競爭的銅產品,但他確實比很多人悠閑。在公司網站上,有一個欄目叫做《總裁文集》,里邊收集了他自2005年以來的千字短文。在連續4年的時間里,他始終堅持寫作。如果仔細研讀這些文章,一定會相信,他的悠閑不僅來自于時間,更來自于內心深處的平靜。他的文章,沒有任何虛假與造作,全部都是自己的獨家心得。他思考的,不是日常的經營管理,而是價值觀、方法論和人生哲理。
他的悠閑與金龍銅管的從容之間,一定存在某種內在的聯系。在經濟形勢極不確定的2008年,金龍銅管的成績單是160億元;2009年,投資1億美元的海外工廠在墨西哥正式投產。企業越來越大,他為什么越來越悠閑?
或許可以從金龍銅管的企業文化里找到答案。
他提出“人人都是老板”,主張充分放權。這是一種獨特的“老板文化”。當所有的人各負其責、各司其職時,需要向上匯報的事情就越來越少,李長杰有了更多的時間來思考企業文化和價值觀。
他認同商業教科書的某些合理之處,但更喜歡從人性的角度去研究管理之道。他很少批評人、處理人,他最大的管理就是滿足員工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在他看來,所有的員工都需要生活與尊嚴上的雙重滿足。他堅信,發自內心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一個公司給了員工幸福,還擔心他不去創造價值嗎?
媒體們總是津津樂道于金龍銅管早期的貸款佳話和專利故事,而忽略了對李長杰管理思想的挖掘。他的管理,無形勝有形;他的管理思想,超越了微觀的技術層面,已經到達企業的深處,形成穩定的文化基因。
李長杰從不把自己弄得很神秘,他的一切好像都是開放的。他沒有任何矯揉造作,從不喜歡虛張聲勢,他只依靠包容、平和、坦蕩與放松,就贏得了廣泛而持久的尊敬。
悠閑的李長杰,有更多的時間來沉淀自己的思考。他特別看重思考的力量。這一場國際金融危機,讓他發現,那些龐大的財富型企業突然坍塌,那些被奉為經典的管理型企業混亂不堪,而思想型企業卻表現出基業長青的潛質。
李長杰越來越悠閑,金龍銅管越來越從容。后者不用擔心它的全球霸主地位,而且即將在新的領域發力,這些新領域包括完全自主研發的鋰電和已經開始啟動的礦業。或許,李長杰相信自己可以證明,在他的悠閑與金龍銅管的從容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正比性。□孔維國【原標題:李長杰:越來越悠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