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農村教育,晚報將長期支持希望小學發展
“哎呀,快看看,有咱們最愛看的《小學生學習報》,還有電腦哩……”隔著鄭州晚報愛心直通車的玻璃窗,十幾個淮陽許灣鄉希望小學的孩子們踮起腳尖,探望著車里都有哪些“禮物”。昨日中午11時許,滿載著連日來市民捐贈物品的“鄭州晚報愛心直通車”,駛進李靈的希望小學校園內,而與之前不同的是這次我們和李靈的學校已結下深厚的情誼。
晚報記者 何水清 王菁 辛曉青 李麗君/文 常亮 廖謙/圖
市民愛心捐贈的各種禮物,讓孩子們喜出望外
昨日8時整,由鄭州日報社黨委委員、副社長黃紅雨,鄭州晚報副總編輯陶玉亮等領導帶隊的鄭州晚報愛心直通車準時起程,前往周口淮陽縣許灣鄉希望小學。這次之行是鄭州晚報采編人員第二次前往該學校。滿載著連日來鄭州市民捐贈的課輔、體育器材、電腦等物品,我們希望此行能盡快幫李靈建起希望小學愛心圖書室。
昨日11時許,晚報愛心直通車來到希望小學,還沒進入學校大門,好多孩子就跑出來迎接我們。李靈的父親李丙興見到我們就連聲感謝。李靈在接受湖北衛視一檔節目專訪,她特意囑咐父親來迎接我們。
滿載萬余本教輔、體育器材、電腦的晚報愛心直通車剛停穩,孩子們激動地站成一排,踮著腳尖往車里看,急切地想知道鄭州的叔叔、阿姨們都給他們帶來什么禮物。當看到有電腦、顯微鏡、《小學生學習報》時,孩子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跳了起來。
時逢《鄭州晚報》創刊60周年,關注社會焦點是我們的責任
昨日12時整,鄭州晚報愛心捐贈儀式舉行。淮陽縣委宣傳部、淮陽縣教委、許灣鄉政府主要負責人出席捐贈儀式,對鄭州晚報的愛心報道表示謝意。
“我想,許灣鄉希望小學在幾天之前還是一片平靜,隨著連日來《鄭州晚報》的跟蹤報道,這所學校沸騰起來。原因就是有這位美麗的女校長,她在陌生城市的烈日中奔波,只為給你們帶來課本和書籍,她的行為感動了太多的鄭州人民,他們在看到鄭州晚報的報道后,陸續趕到報社,為你們捐款捐物……”黃紅雨在捐贈儀式上說道,這些人間最質樸的情感讓我們感到溫暖和向上的力量,她相信,從當日起,鄭州和孩子們不再陌生,鄭州晚報和孩子們不再陌生,鄭州晚報的廣大讀者和孩子們不再陌生。
黃紅雨告訴孩子們,雖然鄭州距離周口有200多公里路程,但我們一路感覺恍如鄰居,希望更多人通過李靈的希望小學來關注農村教育,時逢《鄭州晚報》創刊60周年,媒體人更關注責任感,今后鄭州晚報會一如既往關注許灣鄉希望小學,長期保持跟蹤報道,祝學校發展越來越好。
黃紅雨的講話博得孩子們的陣陣掌聲,李靈代表全體300多名師生激動地說:“我希望通過你們的報紙,告訴遠在鄭州一直關心我們的熱心市民,我今后盡自己所能做好教育,我校的愛心讀書室會馬上投建,我還希望全鄉的孩子們都來閱讀,它是大家的。”
孩子心儀的《十萬個為什么》,我們專門帶來了
儀式結束后,黃紅雨拉著孩子們照合影,在交流時問到幾個學生平時最喜歡看什么時,一個孩子說:“我看電視知道《十萬個為什么》《藍貓淘氣三千問》都可流行了,但就是沒看過,不知道這次有沒有。”當黃紅雨把這兩本書拿出來后,孩子們高興極了,懂事地站起來鞠躬致謝。
陶玉亮聽到孩子們很多課外書都沒有閱讀過,鼓勵孩子們多看些書,豐富自己的知識,將來還可以給晚報小記者作文版面投稿子。聽到這個消息,孩子們紛紛表示要盡快看這些捐贈的課輔,爭取將來也當記者,多發表好文章。
本報記者何水清重拾自己當年“人民教師”的老本行,現場給孩子們講起課來。何水清教孩子們寫出心目中的李靈校長,晚報會擇優選登發表。
晚報將長期支持希望小學
在鄭州晚報愛心捐贈儀式上,來自淮陽縣政府捐贈的20套圖書柜也已到位,李靈初期規劃的愛心閱覽室硬件已經具備,只待整理圖書后就可以對外開放了。
希望小學的桌椅都很破舊,經了解多是其他公辦學校淘汰下來的,就這還是李靈的父親李丙興靠著自己曾任職許灣中學副校長的面子,才低價購得的。晚報領導商議后,決定回鄭州后組織員工捐款,為李靈希望小學籌資更新桌椅,今后鄭州晚報會和李靈希望小學建立長期合作機制,聯手鄭州市內幾家中小學培訓機構,定期組織孩子們免費到鄭州培訓充電,同時還準備帶孩子們去鄭州海洋館、動物園、植物園等場所長見識,開心過暑假。與此同時,今夏精英夏令營還將請4名優等生免費加入,我們還會不定期組織鄭州市的兒童來學校感受吃苦夏令營。【原標題:李靈“感動中國” 捐贈物品涌入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