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靜思翰墨情 良苦用心知——憶已故著名書法家劉庚三先生

2013/10/21 10:22:29 點擊數: 【字體:

靜思翰墨情 良苦用心知——憶已故著名書法家劉庚三先生


    歲月易得,先師劉庚三(1922——1993)仙游已一十五載。今居京華,每當靜夜遠思故園之時,先師音容相貌轍浮現眼前。余今能以粗知書藝廁身大學講壇,實先師一十九年耳提面命之所成就也。

    師生之緣,由河南書壇老前輩陳玉璋先生惠薦而得,余時為垂髫幼女,年方九齡,是時“文革”全面深入,傳承古代文化的書法藝術自然也是命如懸絲,余年幼不知政治時事,但先師于此時卻“開館授徒”,今日思之,亦韓愈“好為人師”之意也。余入門不久,即得師贈一紙:“入門既不難,深造也是辦得到的”。雖不解深意,懵懂中似感有所寄托。余今日在中央美術學院做博士后,研究書法藝術與書法文化,更深深體會到先師當日期盼書法藝術后繼有人之良苦用心。

    余家在古城開封,幼年所居與先師工作機關過街為鄰,先師因此得便公事之余至家中教書講藝。督課之余,先師每每叮囑以文化課業為重,不可本末倒置,足見其對學養的器重。余漸成立,亦為人師,講授書法技法與書法文化,每思先師此言,引陸游教子詩“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證之,以為書法之所以為藝術,既有技術層面之技法支撐,亦需思想理論層面之境界提升,書者之學養與境界是書法藝術構成之靈魂。余雖不敏,嘗思先師斯言,除練習書法外,亦尋名師,廣博學問,希冀以學養書,以書助學。先師雖以善書聞名州邑,其浸染傳統文化之深厚,由此可見一斑。

    曹丕曾慨嘆:“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鮮能以名節自立。”其言乃因秦漢以來世風日下有所感而發。放眼新世紀,藝文之人何嘗不以珍惜名節為難能?先師晚年,市場經濟大潮改革已悄然涌進古城開封,藝術品價值高低由市場之衡定已成大勢,先師依然固守傳統文人之藩籬,以清高孤傲遺世獨立。眾所周知,書畫藝術品在社會流通中以潤格體現價值自古已然。唐宋以降,書畫藝術市場機制粗成,明清漸趨成熟,如鄭板橋1759年書于揚州西方寺筆榜潤格:“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書條對聯一兩,扇子斗方五錢”,雖說是體現了藝術家脫離官場羈絆,走向獨立發展的現實,同時也說明書家以藝術養生活已成風氣。然而,在上個世紀末泛商品化的潮流中,先師以“取資于公,用之于民”為己則,以古代文人之清高回應請索,不納緇珠。余之同門有身居商界者,不忍先師生活儉節,借故為他人請字,攜禮造訪,竟被先師拒之門外,幾乎被逐出門墻。先師之清譽有口皆碑,我于先師座前,不僅未曾貢獻“束修”之物,自己所用筆墨紙硯諸什皆得師之所贈。先師曾為我書林則徐楹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文字意義,一如師之耿介。先師因書享譽中原,城區匾牌楹聯,榜署之書,多見吾師墨跡,然終生竟無一體面書案。全憑小小餐桌,因陋就簡,完成書作。每感做書不便,常言:“人之生活環境不可太舒適,太舒適就會進享安逸,太安逸就會消磨意志”。此正應《論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之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余得侍坐先師一十九年,正是人生價值觀形成過程,先師自律自矜之言行,或有步踵,或存感佩,警醒我心,伴我成人。

    藝術貴在創新,書法亦然。晚唐釋亞棲《論書》云:“凡書通即變。王變白云體,歐變右軍體,柳變歐陽體。永禪師、禇遂良、顏真卿、李邕、虞世南等,并得書中法,后皆自變其體,以傳后世,俱得垂名。若執法不變,縱能如石三分,亦被號為‘書奴’,終非自立之體。是書家之大要”。先師書法出自顏體,早期從華世奎變格顏體所得。顏書端嚴磅礴,宏偉雄深,勁節直氣,縱橫有像,一派君臨天下的強盛之氣,以至歐陽修在《六一題跋》中云:“顏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而華氏書雖對顏體有所改造,盛氣削弱,面貌又過于單薄,先師雖始尊華氏書,然并未一味固守成法,經反觀歷史,最終尋求和確立了自己的審美定位,將魏晉時期書法的瀟灑俊逸帶入顏體,使之不失端莊而兼具清秀婉麗的資質,使顏體由“人初見而畏之”變得望而可親,和藹平易,秀雅可人。讓顏體的廟堂之氣渾融于百姓生活之中,為新時代的古城加注了迎接新生與輝煌的文化著重符號,也使書法在體現其公共藝術價值時有了更高姿態。

    先師已去,其為人為藝之精神輝耀人間,激勵后學,永以為訓。今世兄運勤掇拾其父遺墨,勒為一編,以資緬懷,良為善也。是為記。

    本文作者簡介 孫鶴,字用謙,女 1962年出生,祖籍開封,追隨著名書法家劉庚三先生十九年,后又師從書法泰斗歐陽中石先生。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文學院專職書法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后,著有《走進書圣王羲之》一書。【原標題: 靜思翰墨情 良苦用心知——憶已故著名書法家劉庚三先生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汴梁晚報 2008年4月15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