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歲勞模的傳奇人生
在平頂山市湛河區曹鎮鄉,有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全國勞動模范劉嘉,他用不屈不撓的意志和超凡脫俗的情操,演繹了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
1949年,劉嘉率700多名國民黨警察起義。1952年,享受正團職待遇的他謝絕了組織上為他安排的工作,回到湛河區農村老家務農。1988年,他做出驚人之舉,把自己年產值100多萬元的造紙廠無償捐給村集體。1990年,78歲的他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83歲的他當選為“全國勞動模范”,成為全國年齡最大的勞模。現在,這位昔日的百萬富翁和全國勞模已經99歲高齡,仍住在破舊的茅庵里,過著清貧的生活。
深明大義寫輝煌
7月30日11時許,記者一行來到平頂山市湛河區曹鎮鄉五虎劉村村南邊一處種滿各種花草的農家院落時,99歲的劉嘉老人正在吃午飯。午飯是土豆燉排骨,是照顧他日常起居的孫女特意為他做的。看到來了客人,劉嘉老人示意已40多歲的孫女劉延麗將碗端走,然后拉著記者的手久久不愿松開,“好久沒見,好久沒見了。走,走,庵里坐,庵里坐……”劉嘉老人熱情地說。旁邊,是老人已居住了40多年的茅庵。
劉嘉老人所住的茅庵算得上是當地的獨特一景:低矮簡陋、面積不足10平方米。茅庵里,四壁用蠅頭小楷密密麻麻寫滿詩句。據了解,劉嘉在這里住了40多個年頭,興致一來便提筆做詩。
“我這一輩子,受劉伯承將軍的影響最深,到現在還保留他當年給我們上課時的筆記。”談起自己的軍旅生涯,劉嘉有些興奮。茅庵墻壁上懸掛著一張西南軍政大學高級研究班的畢業證,這是劉嘉最引以為豪的資本,但在投奔共產黨之前,他當了18年的國民黨警察。
劉嘉早年考入魯山師范,此后適逢鄭州鐵路警察學校招考,劉嘉在300多人中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績入校。1931年畢業后,劉嘉在隴海線上當巡警,從警士、派出所長一直升到鐵路護路大隊上校大隊長,經常在西安、鄭州、開封鐵路沿線巡視工作。
1949年,劉嘉在四川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并于同年12月率部700余人起義。1950年,劉嘉被派往重慶歌樂山參加西南軍政大學高級研究班學習。當時,劉伯承為校長、劉華清為政治部副主任。
在劉嘉記憶中,這次培訓鑄就了他的“人生觀”。劉伯承講課時告訴大家,國家離不開共產黨,而黨離不開人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此之后,直到78歲那年正式入黨,劉嘉稱這句話像釘子一樣“釘”在心底。
百萬資產捐集體
1953年,享受正團職待遇的劉嘉,為了響應毛澤東主席“精兵簡政”的號召,謝絕了組織上在省城開封為他安排的工作,主動回到老家五虎劉村當了一個普通農民。從此,劉嘉開始了近60年的平民生活,先后擔任過村主任、村會計、村伙食長、鄉調解主任、鄉統計員等基層職務。
1982年1月,70歲的劉嘉貸款承包了快撐不下去的村造紙廠,由于經營有方,造紙廠很快起死回生,當年上繳村承包金3000元,納稅1000多元。此后,造紙廠年產值猛增到150萬元。工廠盈利后,他先后投資3萬多元,為村小學購買桌椅、教具,改善辦學條件。1988年,他把自己新建的固定資產20萬元、年產值100多萬元的兩個造紙車間一個獻給村集體,一個獻給本村小學。當時紙廠的效益好,村小學靠廠里的收入,不僅把校舍翻修一遍,還對300名孩子免收學費,教師的待遇也有所提高,在當地傳為美談。
一個上世紀80年代的百萬富翁,要蓋起一處光鮮漂亮的住房只是動動嘴之事,劉嘉老人為何對“茅庵”情有獨鐘并一住這么多年呢?這里邊有一個故事。
上世紀60年代,現在劉嘉所住的地方還是一片莊稼地。因這一帶多次出現豬羊啃青和玉米穗被偷的事兒,劉嘉自告奮勇去看護莊稼,就在這里搭起了個茅庵,一住就是多年,后來索性把家也搬到了這里。
上世紀90年代,劉嘉的兩個兒子先后不幸去世。為照顧老人生活,他已出嫁的孫女劉延麗搬了回來,和他一起生活。考慮到老人住的條件差,上級組織和村里多次提出幫他建房,都被他婉言回絕。就這樣,他在茅庵里一住就是40多年。
身居茅庵關心村事
低矮的茅庵里面,局促窄狹。但數十年生活在茅庵里的劉嘉,卻不是不理世事。
在五虎劉村劃分責任田的時候,因為劉嘉年歲已高,主動提出不要地,村里就沒給他分地。盡管沒種地,但劉嘉在糧食生產的事兒上比自己種著地還上心。1996年春,因天氣干旱,村里需要集資買泵抽水澆麥,偏偏當時好多人手里沒有錢。劉嘉聽說后,二話沒說,就把自己用于防病養老的3000元錢拿了出來。去冬今春,平頂山市遭遇大旱,劉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多次找到村黨支部書記,督促組織群眾抗旱澆麥。澆灌的過程中,他經常往田間跑,觀察抗旱效果和進度情況。當他發現村西南一塊麥田安排的泵太少,進度太慢,群眾不滿意后,就當即去找村“兩委”干部反映情況。村干部立即對全村的泵進行調整,使所有麥田都及時得到澆灌。
在劉嘉茅庵旁邊,有幾個碩大的樹墩子。知情的鄉鄰說,這些樹前些年伐掉讓學校建校舍用了。劉嘉對后輩的教育問題上顯得特別有長遠眼光,除1988年將一個造紙車間捐獻給村小學外,后來仍一直關心學校建設。1995年他被評為全國勞模,獲獎金3000元,他全部拿出來,設立了教育基金,用于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
每年春節前,劉嘉都要到村中的貧困戶家中,看看他們有錢過年沒有,能不能買得起肉。今年春節前,村里有一個患病的光棍漢,家里沒吃的,也沒錢買。劉嘉就到村邊的饃店為他訂了200個饃,讓他隨吃隨去領。臘月二十六,劉嘉老人還通過村里為一家貧困戶送去了100元錢。
如今,劉嘉老人除聽力不太好外,精神氣十足,全然看不出已然是近百歲的老人。“再過半年就100歲了。我身體沒有任何毛病,準備活到120歲。”老人爽朗地說。(記者丁需學通訊員徐光亞文/圖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農村版)【原標題:劉嘉:99歲勞模的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