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王有震:筆耕不輟寫時代

2013/11/20 17:18:17 點擊數: 【字體:


    在駐馬店市新聞界,凡熟悉王有震的人,無不被他對新聞事業的執著和拼命的精神所感動。

  1985年,因為王有震酷愛新聞報道工作,從當時效益好的泌陽縣郵電局調到了馬谷田鎮政府,當起了鎮新聞通訊組組長,這一干就是25年。

  王有震數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寫時代。他在全縣新聞干部隊伍中發稿量年年名列榜首,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該鎮的新聞網絡逐漸發展壯大。他手把手地培養出數十名“筆桿子”,有的在縣委、縣政府機關工作,有的成了鄉鎮領導干部。

  2000年4月21日,他翻山越嶺到馬谷田鎮王沖、馬道等村小學,調研村級小學的財務管理情況,返回時天已黑透,他一不小心跌入山溪中,身上多處摔傷。兩天后,他寫的《農村教育系統財務管理如何理順?馬谷田鎮的經驗是:實行賬務、資金雙代管》被《駐馬店日報》刊登,《教育時報》等多家報刊進行了轉載。

  2008年初,他到馬道村采訪,一位村民告訴他,北京離休老人楊國金夫婦1999年回村承包兩座150多畝的荒山,栽植板栗、柿樹等1萬多棵,樹間還種植了黃花菜。在細致采訪了楊國金夫婦后,一篇圖文并茂的題為《京城離休老干部故鄉墾出“花果山”》的人物特寫刊登在《河南日報》一版重要位置。

  今年10月,王有震了解到馬谷田鎮政府退休職工彭萬軍賣房還債的事情后就采訪了他。原來12年前他因做生意失利欠下別人和信用社12萬元的債務,12年來,他和老伴一起到南方打工還債。當得知一個債主病故后,他將自家的房子賣掉償還債務。于是,王有震就撰寫出《夫妻苦干十二載鋪就誠信還債路》很快被《河南日報》采用。

  王有震常說,事事留心皆新聞,平常不管辦啥事,他衣袋里總忘不了裝個本和筆,發現新聞線索就隨時記下來,就連吃飯時看電視、聽廣播,聽到或看到好的語句都會立即放下碗筷記到本上。為了充實自己,寫出好的精品,王有震在上完中專函授后又讀完了中文本科的全部課程。

  2006年,在鄉鎮機構改革中,他主動為黨委、政府分憂,頭一個報名提前退了休。兒女們都勸他好好歇一歇、治治病,可他反而又花幾千元買了一臺數碼相機,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抓拍一些現場新聞。

  天道酬勤。迄今,王有震已在市級以上報刊、電臺、電視臺發表各類新聞、文學作品3108篇,被《河南經濟報》等多家媒體聘為特約記者、特邀撰稿人、特約通訊員,多次在國家和省、市新聞和文學作品大賽中獲獎。他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縣新聞報道模范、外宣先進工作者,16次被評為駐馬店市先進新聞工作者。2004年,他被授予駐馬店市第二屆文明市民標兵稱號,2005年被駐馬店市作家協會吸收為會員。由于長期超負荷工作,1991年3月,他得了面癱、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他一邊治療,一邊堅持寫作,從未間斷。

  熟悉王有震的人都知道,他不僅視新聞事業如生命,還是一位關愛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好心人。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王有震捐款500元。當從電視上了解到共產黨員可以繳納1000元特殊黨費時,他毅然將自己檢查病的1000元錢交給了黨組織。他自己生活十分節儉,一輛破自行車用了十幾年。2009年,他榮登“中國好人榜”,榮膺“中國好人”稱號。

  如今,王有震已年近花甲,可他仍孜孜以求,一如既往地鐘情于黨的新聞事業。記者陳司通訊員張成亮(駐馬店日報)【原標題:王有震:筆耕不輟寫時代】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網 2010年12月22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