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戲劇演出季和河南省第十一屆戲劇大賽上,濟源市豫劇團團長任家波領銜主演的大型抒情寓言豫劇《愚公移山》一舉奪得河南省文化大獎,任家波老師個人也以其精湛的演技奪得了文化表演一等獎。正是因為任家波老師有高深的藝術修養和非凡的藝術實力,所以他領銜主演的《愚公移山》這部恢弘大作才能獲得圓滿成功,在任家波老師二十多部的演出劇目中,正是有了《愚公移山》這部曠世力作,才促使他一躍成為今日豫劇舞臺上的一顆熠熠生輝的生行巨星!
一、梨園樂土,辛勤耕耘結出了累累碩果。
任家波,中國共產黨黨員,大專學歷,國家一級演員、實力派青年豫劇表演藝術家,被廣大觀眾和媒體譽為“今日豫劇舞臺上的巨星”,現任濟源市豫劇團團長、濟源市戲劇家協會主席,曾任焦作市第八屆人大代表、濟源市第三屆政協委員,曾榮獲河南省農村青年科技傳播活動先進個人、河南省第二屆“百日百鄉百萬農村青年科技大集”活動先進個人、濟源市2002年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工作者、濟源市科技拔尖人才等稱號,曾獲得全國首屆中青年豫劇電視大賽熒屏獎、河南省“王屋山杯”青年歌手大賽戲曲唱法一等獎、河南省中青年戲劇大賽二等獎、河南省第九屆戲劇大賽一等獎、首屆中國戲曲“紅梅獎”河南賽區金獎和全國賽區金獎,今又獲得河南省第十一屆戲劇大賽文化表演一等獎。
他主攻須生、小生、兼演短打武生、長靠武生、架子花臉、銅錘花臉等行當;其音域寬廣、音色高亢明亮、行腔流暢自如,演唱如龍吟虎嘯、裂云穿霧、韻味醇厚;他扮相俊美、氣宇軒昂,表演灑脫豪放、細膩美倫,被譽為“豫北須生王鎮臺紅臉”,頗有大家風范;1985年拜豫劇一代宗師唐喜成為師,是唐派藝術杰出傳承人;從藝三十多年來,曾主演過《三哭殿》、《轅門斬子》、《血濺烏紗》、《南陽關》等唐派名劇和《盤腸戰》、《女兒國》、《劉全進瓜》、《司文郎》、《紅珠女》、《貍貓換太子》、《金殿風云》、《愚公移山》等頗見深厚功力的劇目;曾參加過電視劇《相見時難別亦難》、《大路通天》等劇目的拍攝;其藝術享譽豫北、魯西南、晉東南和冀北大地,觀眾紛傳諺語:“聽了任家波的唱,心里就像飲瓊漿;看了任家波的戲,心里就像喝蜂蜜。”
在三十余年的舞臺實踐中,他孜孜不倦地追求、夜以繼日的努力,塑造了許許多多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如:楊延景、唐太宗李世民、伍云召、羅通、劉全、明太祖朱元璋、陳琳、愚公等。他在繼承、發展唐派藝術的同時,注意兼學其他姊妹藝術之長,將京劇、昆曲、舞蹈、雜技等藝術門類的技巧融入自己的表演之中,為他的藝術創作增添了無窮的魅力和活力。他的藝術達到了較高的境界:既有豫劇的火爆熱烈和沉穩樸實又有京派的大氣考究和洗練精美;既有酣暢淋漓、蕩氣回腸的演唱,又有細致入微、豐滿準確的人物雕琢。他是目前豫劇舞臺上不可多得的唱、念、做、打四功俱佳的表演藝術全才!
二、濟水之源,出了一個實力派豫劇名生。
1963年5月22日,任家波出生于現在的濟源市五龍口鎮的一個農家。75年9月,正當任家波以優異的成績升入六年級時,當時的濟源縣文化局為了培養豫劇新生代演員,決定成立一所戲校,并四處尋覓學員。那天,戲校老師在任家波就讀的西逯村小學招收學員時,在一大群應試學生中,身材勻稱、眉清目秀的他被富有經驗的老師給盯上了。一曲“我們是工農子弟兵”唱完,他被選中了。然而,有著封建保守思想又深怕孩子吃苦受罪的父母極力阻止他去學戲。面對疼愛自己的父母,他把胸一挺、腰一叉、頭一昂,唱到:“任憑道路多艱難,越是艱險越向前。”臨行前,他讓媽媽端來一碗濟河水,只見他接過來一飲而下,唱到:“臨行喝媽一碗水,渾身是膽多神威。”就這樣,12歲的小家波踏上了一條通往豫劇藝術殿堂的艱辛之路!
戲校設在濟瀆廟里,教學條件簡陋十分簡陋,五六十號學員每天圍著幾塊破舊毯子練習拿頂、下腰、踢腿、劈叉等基功。接下來是系統的訓練,吊嗓子、學唱腔、跑圓場以及身段、臺步、空翻、串翻、旋子等等,名堂之多、功夫之深,使很多人望而卻步,天資聰慧、不怕吃苦的任家波卻總是忍者劇痛迎難而上,因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功夫到時藝自精,三年如一日的勤學苦練,任家波在學員隊伍中脫穎而出。1978年,在這個戲校基礎上成立的濟源青年實驗團里,任家波以優異的畢業成績成為該團的臺柱子。1982年,該團合并入濟源豫劇團。任家波的到來,給演員隊伍生角奇缺和青黃不接的劇團增添了活力、帶來了生機。在1983年8月1日晚的軍民聯歡會上,壓軸戲就是他主演的《盤腸戰》。在這個純武打戲中,他飾演武生羅通。在表現羅通腹部受傷、腸子外流、面對敵寇英勇不屈、盤腸再戰、直至戰死這一情節時,他先采用連續50余個“旋子”,再接一串小翻,然后一個騰翻,不偏不倚地翻到桌子般高的假山上,一個“硬僵尸”利落著地,贏來全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
戲曲男演員最怕變聲期,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任家波突然沒嗓子了。經時任濟源縣委書記孫洪章提醒與點播、以及團領導和很多演職員們的鼓勵和支持,他開始模仿豫劇名師唐喜成那樣苦練二本嗓。經過一年多不懈的努力,再加上自費去河大藝術系找專家學習科學練聲方法,結果是不僅練出了漂亮的二本嗓,還恢復了原來的大本嗓。1985年3月20日,在濟源賓館,唐喜成先生正式收下任家波為弟子。在收徒儀式上,先生揮筆為弟子題詞:“愿我的學生任家波同志再接再厲,繼續拼搏,為振興、繁榮豫劇事業而奮斗終身!”任家波激動地只說了一句話:“我決不辜負老師的期望!”從此,他在恩師的悉心傳授技藝下,豫劇表演和演唱藝術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提高。這個時候,任家波不但唱紅了濟源周邊縣市,而且唱響了山西、山東部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