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毗引裾
2013/12/26 15:04:1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三國時,辛毗原是袁紹的謀臣,后歸曹操,因出謀劃策有功,被曹操封為議郎。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稱帝,史稱魏文帝,辛毗被任命為侍中,賜爵關內侯。
有一次,魏文帝想從冀州遷徙十萬戶士族人家到河南去。那時候,河南地區遭受連年蝗災,哀鴻遍野,民不聊生,數以萬計的災民被迫背井離鄉,到處流浪。因此,布政司等部門的官員都認為這個遷徙計劃不可行?墒,魏文帝的態度非常堅決,一定要按自己的想法執行。
朝廷的大臣們議論紛紛,都認為文帝太固執己見,便一起去求見文帝。文帝知道他們想勸諫自己,便怒氣沖沖地在便殿接見他們。大臣們看到文帝鐵青著臉,嚇得不敢說話。
辛毗見了,挺身而出,對文帝說:“陛下想遷徙十萬戶土族人家到河南去,這個計劃是怎么想出來的?”
文帝說:“你認為我的計劃不可行嗎?”
辛毗毫不猶豫地說:“是的。我確實認為這計劃不可行!”
文帝聽了,火氣很大,說:“這一計劃聯已經決定了,不想再和你討論是否可行的問題。”
辛毗又上前一步,據理力爭,說:“陛下不認為我是個毫無見識的人,才把我安置在左右的近臣之中,讓我作了一個參與朝政的官員,現在怎么能不和我等一起商議呢?我所說的話,毫無私心,都是從國家的根本利益來考慮的,陛下怎么可以對我大發脾氣呢?”
魏文帝無話可說,拂袖退入內室。辛毗急奔上前,上前緊緊拉住魏文帝的衣襟。魏文帝奮力扯回衣襟,氣呼呼地回內室而去。
魏文帝在內室想了好一會,感到辛毗如此諫諍,一定有他的道理,火氣便漸漸消了下去。
過了一會,他又走了出來,問辛毗說:“佐治(辛毗字佐治),你為什么這樣急吼吼地拉住我的衣襟?”
辛毗見事情有了轉機,叩頭說:“臣無意中冒犯龍體,請陛下恕罪。但若搬遷那么多士族去河南,而河南卻正遭蝗災,赤地千里,叫他們何以為生?我們即使向他們供應糧食,可十萬戶要多少糧食,我們怎能供應得上?一旦供應不上,我們便會失去民心。而對一個朝廷來說,民心是最重要的呀!”
魏文帝聽了,感到辛毗說的確實有理,便改變計劃,只遷五萬戶士族人家到河南去。
后來,“辛毗引裾”這一典故,用來形容敢于直言諫諍。(余婭) 《三國志·辛毗傳》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兒童資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