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詞》
《黃公望詩》
《無愧我心》
他直溯“二王”,潛心《蘭亭序》,從中華深厚的文化積淀中追尋靈感、感悟真諦;他博覽群書、兼收并蓄、師古而不泥古。
他大氣、豪放、敢于創新的書法風格深受諸多書壇名家的推崇。
他書品、人品高尚,他追求書法藝術更高境界,甘愿做一個孜孜不倦的尋夢人,他就是著名書法家孟云飛。
初見孟云飛是在他的個人書房,文房四寶、寬大書案、古色古香的書柜,滿柜的書籍,空間狹小而有致,讓人不禁想起“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名句。他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來他家切磋、求教書法的,有各領域的成功人士,也有剛剛練習書法的“初生牛犢”;他儒雅的眉宇之間透出一股英氣,無拘的談笑之間顯出豁達豪爽,使人感到自信、勇氣和力量。孟云飛說:“不管做什么學問和事業,首先要先做好人,然后才能做好事。”
不要以為孟云飛溫文儒雅,只是一個舞文弄墨的書法界名人,走近他的人才知道他興趣廣泛,不僅愛好書法,亦擅長散打搏擊和中國象棋,愛品讀、體悟《道德經》等國學精粹,而且還頗具酒量,以文會友,品酒、品書、品棋、品武學。將武術、書法、象棋、國粹有機結合,互為啟迪,盡善兼得。對于孟云飛來說,書法就是紙上的武術;書法更是紙上的博弈。他會在書法、武術、象棋博弈中,尋找自己的平衡和寧靜,相互影響,獨有心得。
一流的作品透著“霸氣”,給人“鬼斧神工”之感。孟云飛基于對中國傳統經典書法的心儀向往和深入鉆研領悟,得經典大師的修煉真諦;他諸家兼修,多體兼得,筆精墨妙,新穎獨特。其書法大氣、豪放、瀟灑而擅于變化,從他的書法中可以看到才氣、激情、實力和學識。
飽讀詩書、鉆研武術、潛心書法、觀棋對弈,書寫著孟云飛的藝術人生。
孟云飛在書法實踐和理論研究方面,頗有建樹。近年來他有《文藝思潮對兩晉書法的影響》、《流行書風淺議》等近百篇學術論文在《文藝研究》、《中國書法》、《美術觀察》、《光明日報》等刊物公開發表;出版、編輯《二王書藝研究》、《楷行書教程》等著作近十部;參與多家電視臺書法教學節目錄制,多次主持省級項目、國家級科研項目并獲獎。
“書如其人”,“書為心畫”,“心正則筆正”。孟云飛德藝雙馨、治學嚴謹、“人品與書品”并重;他寵辱不驚、胸懷坦蕩的品行,樂觀灑脫的個性和豪放自由的心性,不僅大大豐富了作品的內涵,同時也進一步造就了他雋永脫俗的書法品格和藝術風采。
在書法領域,孟云飛獲得的高度,得到其恩師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的贊許:“云飛人品好、誠實義氣,他的書法頗為大氣、豪放,瀟灑而敢于創新。”“孟云飛理論與實踐結合得比較好,尤其是在‘書法風格’研究方面,在國內已經達到了比較領先的水平。”“要成為一個好的書法家,要具備三個條件:天分、勤奮和修養。年輕時要靠一些天分,中年以后靠功力、靠勤奮,年老時則靠修養。”孟云飛如是說。
正是憑著執著與勤奮,孟云飛在書法藝術中收獲著一份又一份的榮譽。但他謙遜低調、不驕不躁、兢兢業業、默默耕耘。多年來,他在勤奮研習書道的同時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他回報社會,多次捐贈作品,無論是救助失學兒童還是抗震救災他都熱心參與,揮毫潑墨書寫大氣人生,表現出了一個名家“獨立風前惟素笑,能超世外自歸真”的秉性和氣度。
人物簡介
孟云飛,1972年出生,畢業于河南大學并留校任教;2001年考入首都師范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所,師從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獲得博士學位;后通過清華大學藝術學博士后出站答辯;現供職于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系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中國文聯特約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書畫家》副主編等。
作者: 陳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