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鐘嶸的文學觀念 及詩學理想(5)

2012/4/25 12:07:09 點擊數: 【字體:

o;意悲而遠”、“多哀怨”;李陵“文多凄愴,怨者之流”;班婕妤“怨深文綺”;王粲“發愀愴之詞”;阮籍“洋洋乎會于風雅”。
       
    中品:秦嘉、徐淑“文亦凄怨”;嵇康“傷淵雅之致”;劉琨、盧諶“善為凄戾之詞”,“善敘喪亂,多感恨之詞”;郭泰機“孤怨宜恨”;顏延之“經綸文雅”;鮑照“頗傷清雅之調”;任昉“拓體淵雅”;沈約“長于清怨”。
       
    下品:曹操“有悲涼之句”;曹彪、徐干“亦能閑雅”;繆襲“唯以告哀”;謝莊“氣候清雅”;謝超宗七子“得士大夫之雅致”;毛伯成“文多惆悵”等等。
       
     我們注意到,以上詩人,非雅則怨,“雅”、“怨”二端,僅得其一。只有曹植一人“情兼雅怨”。能把雅正美和悲愴美結合在一起。
        
    再看體制風格:在所有的詩人中,也只有曹植一人符合他的要求。
        
    曹植“骨氣奇高,詞采華茂”和“體被文質”,正是鐘嶸心中的美學境界。以曹植為尺規,其他詩人,不是“文”勝“質”,就是“質”勝“文”。連劉楨、王粲也不例外。劉楨“氣過其文,雕潤恨少”;王粲“質羸”偏美。偏美,顯然不是鐘嶸的詩學理想。至如陸機“氣少于公干,文劣于仲宣”;左思“淺于陸機”。中、下品詩人如曹丕“新歌百許篇,率皆鄙質如偶語”;應璩“善為古語”;曹操“古直”,皆質勝文之謂。若張華“巧用文字”、“兒女情多”,則文勝于質,均不能完美,不能剛柔相濟,達不到美的極致。
        
    不過,在同是偏美,不能相兼的情況下,鐘嶸似乎更重視代表《詩經》的“雅”和代表詩歌精神的“質”。
        
    如組成漢魏晉宋詩歌軸心的曹植——陸機——謝靈運,均源出《國風》一系;而同是上品的王粲、劉楨,鐘嶸更看重質勝文的劉楨,把他置于王粲之前。稱“曹、劉殆文章之圣”,“自陳思以下,楨稱獨步”,“故孔氏之門如用詩,則公干升堂,思王入室”。而王粲僅“在曹、劉間別構一體,方陳思不足,比魏文有余”。盡管王粲、劉楨優劣,齊梁以來,家有曲直。沈約、劉勰重視王粲。《宋書"謝靈運傳論》謂“子建、仲宣,以氣質為體,并標能擅美,獨映當時。”以曹植、王粲并提而不及劉楨;《文心雕龍"才略》篇稱“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辭少瑕累,摘其詩賦,七子之冠冕乎!”晚出的《詩品》重視劉楨,固然反映了鐘嶸不拘時論和敢于向前輩理論家挑戰的勇氣,更本質的,是在詩歌理論和美學理想上,鐘嶸與沈約、劉勰之間,存在深刻的審美原則上的分歧。 
        
    與吟詠情性的本質論相聯系,從個人的審美經驗出發,鐘嶸重視的“滋味說”,同樣是他詩歌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任何一種理論都有它產生的背景。鐘嶸所以強調“滋味說”,是因為東晉以來的玄言詩“淡乎寡味。”同時,庸音雜體,動輒用事使詩歌變成書奏和文符。妨礙了美的創造。故提倡“滋味說”,正可為時弊之藥石。作為詩學的體系,他認同五言詩,因為五言詩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他提倡“直尋”,因為“直尋”會產生“真美”,產生“自然英旨”,這與滋味有關;鐘嶸釋“興”為“文已盡而意有余”,此處“余”,即“余味”,是“滋味”的另一種說法。
       
    從孔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①,把聽音樂與吃肉聯系起來,用肉味比喻音樂,以直覺把握審美以來,人們多
       
    ①見《論語"述而》篇。
        
    喜歡以“味”談詩,以“味”談美。兩漢司馬遷、王充以“味”喻文章之美,經阮籍《樂論》、嵇康《聲無哀樂論》一步步演化,至晉陸機《文賦》提出,文章當有“大羹之遺味”。齊梁之際,隨著文學批評的發展,“味”字作為文學評論的術語,開始被廣泛使用。劉勰《文心雕龍》中有《宗經》篇的“余味”,《明詩》篇的“可味”,《史傳》篇的“遺味”,《附會》篇的“道味”、“辭味”,《總術》篇的“義味”,以及《聲律》篇的“滋味”等等。盡管劉勰在《隱秀》、《物色》諸篇中也論述了“味”的審美作用,但總體上看,劉勰談“味”,只是附帶而論,盡管他用了那么多的“味”字,但其重心、主旨卻不在此。不像鐘嶸把“滋味”放在《詩品》的中心,與詩歌的本質論、發生論、詩體論、創作論交融在一起,貫穿始終,成為詩歌審美和詩學理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不妨可以說,由孔子《論語》發端的“滋味說”,在鐘嶸的《詩品》里,才最后完善成為一個純美學的范疇,取得了獨立的意義,并對中國美學史和文學批評史產生重要影響。【原標題:鐘嶸(接系22世)的文學觀念 及詩學理想】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華鐘氏網 作者:曹旭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