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的呼喚——焦裕祿精神啟示錄(3)
2014/5/15 10:19:4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兩袖清風來去”
——有一種品格高山仰止
焦裕祿紀念館里,一份他親自起草的《干部十不準》,吸引了參觀者的注意。
50年后,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蘭考縣委制定公布了新的《蘭考縣黨員干部“十不準”》。
50年過去,仿佛一切都在變,又都沒有變——
蘭考縣委書記王新軍說:“對照焦書記起草制定的《干部十不準》,新時期對蘭考黨員干部的要求,與不搞特殊、清正廉潔、嚴于律己的焦裕祿精神是一脈相承的。”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距離蘭考400公里開外的河南內鄉縣,有這樣一副著名的古縣衙對聯,揭示了官與民、得與失、榮與辱的道理。
“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這句樸素得不能再樸素的話語,今天讀來,依然能引發歷史情境與當代心靈的強烈共鳴。
“焦裕祿是一座豐碑,焦裕祿精神像一面旗幟。人民呼喚焦裕祿,是在呼喚我們黨一貫同群眾血肉相連的好傳統,呼喚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好作風,呼喚我們黨的崇高理想。”跟隨焦裕祿工作一年零四個月的劉俊生說。
“焦裕祿同志給我們留下了那么多,我們能為后人留下些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在蘭考考察時提出,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與焦裕祿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活動始終,做到深學、細照、篤行。
“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
50年時空穿越,短暫的生命鑄就精神的永恒。
讓我們再一次呼喚:為了那永遠不改的本色“依然月明如昔”!(原標題:穿越時空的呼喚——焦裕祿精神啟示錄)(新華社北京5月14日電 新華社記者 張嚴平 趙 承 劉雅鳴 張興軍)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河南日報(201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