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梅毛筆手工技藝源于清道光年間,是封丘縣李馬臺村秀才李挺寶及其后人所傳承的徽派毛筆制作工藝、選材方法、經營理念、經營模式等的一種傳統手工技藝。
該項目需選用上等山羊毛、黃鼠狼毛、石獾毛、紫毛、過冬鼠須等動物毛料為原料,因制筆所選動物毛料極其苛刻,素有"千萬毛中揀一毫"之說。所選用的筆桿材料按高中低檔的不同,可選用花梨木桿、烤漆木桿、牛角斗、竹子等。制筆工具有牛骨梳子、去脂水池、洗毛水盆、護理筆刀、齊毛刀具、膠筆齒刀、刻字刀、整毛木板等。工藝流程包括八十多道工序。
該項目目前仍然以傳統的“前店后坊”家庭手工作坊模式經營。服務方式也多采用“開叉包修,筆頭損壞包換”、“當面試寫”等傳統服務項目。所制作的毛筆做工考究,成品美觀,每一支毛筆制成后,制作者還要根據用戶的需求請雕刻名家在筆桿上雕刻美好的詩文或繪制精美的圖畫,故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收藏和社會價值。
2015年,被列為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擴展項目。